冼曉峰
[摘 要]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為中職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以及挑戰。面對這種情況,不僅僅是需要注重對學生理論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注重對中職學生德育素質的提升。而平衡計分卡理論則與中職德育評價相契合,對平衡記分卡理論下中職德育評價策略進行分析。
[關 鍵 詞] 中職德育;平衡記分卡;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26-01
伴隨“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就職業教育發展作重要指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中職生教育正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與巨大挑戰,加強并持續改進中職生的德育評價,以促進中職生的德育素質,讓中職生成為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已是迫在眉睫的關鍵。
一、我國中職德育評價現狀
當前,我國的中職德育評價體系建設重視不足:學校關注組織德育活動的成績,忽視對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過程和后續的評價與發展;德育教師關注學生的德育外顯行為,忽視了學生品德培養由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個要素構成,忽視了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有不同的成長需求;德育評價主體單一,一般中職學校只有班主任作為學生德育評價的主體;評價內容維度片面,忽視了學生個體不同的自我教育需要和個性體驗,更缺乏把各種德育活動評價有機結合到班級發展方向和目標。
二、平衡計分卡理論概念與維度
平衡記分卡是一種績效評價和管理體方法,20世紀90年代由哈佛大學的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與諾朗頓研究院的大衛·諾頓(David Norton)發明。[1]當時該計劃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傳統以財務量度為主的績效評價模式,促使策略能轉為行動。經過近20年的發展,平衡計分卡已經發展為集團戰略規劃與執行管理的重要體系。平衡記分卡的應用,將評價延伸至財務指標、客戶、內部營運、成長與發展四個維度。
三、契合平衡記分卡與中職德育評價
(一)平衡記分卡價值理念切合中職德育評價價值取向
平衡記分卡的核心在于“平衡、統籌、關鍵”等理念,平衡記分卡必須立足在集團戰略目標上,達到平衡: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先行目標和滯后目標、過程目標和結果目標。[2]中職生的德育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德育目標肯定是根據學生的成長發展,拆分為短、中、長目標,例如,短期目標要求新生盡快適應新校園環境,適應中職教學方式;中期目標要求學生完成在校理論課程,掌握必要技能,滿足頂崗實習需要;長期目標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順利開展職業人生規劃,愛國敬業、服務社會。
(二)平衡記分卡與德育評價指標框架設計
平衡計分卡的優點在于解決了制定戰略和實施戰略的脫節問題,把戰略目標轉化為可執行的評價內容。設定戰略目標實際就是闡述集團的經濟目的和社會使命,可執行的評價內容就是進一步具體化經營與活動中期待達到的水平。學校的德育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在此框架下,充分利用評價本身的管理、指導、導向、激勵和科研功能,設計德育評價指標。
(三)平衡記分卡視角下多元化德育評價主體
平衡記分卡區別于傳統單一財務指標評價的方面是,平衡計分法評價主體包括投資者(股東)、崗位人員(員工)、顧客(服務對象),給了中職德育評價一個啟示,德育評價過程中,多元評價主體的評價方式優于單一評價主體。中職階段的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德育的自我評價過程給學生一個認識自我的機會,自己與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對話,德育的評價主體應該突出和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
(四)標準化和量化中職生德育評定
平衡計分卡理論強調其財務指標、客戶、內部營運、成長與發展四個維度的評價應該是具體清晰的評價標準,那么,我們把中職生的德育評價進行相應的標準化和量化指標。
一是量化指標,例如,評價學生的奉獻精神,可以具體為學生參與學校志愿活動或者參與社會義工的活動小時數,把思想品德評價內容具體為量化的標準。量化指標體現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二是標準化指標。學生個人進行自評“思想紀律”一項是“進步”,那么就把“思想紀律”這一抽象概念具體為學生在校的行為習慣表現,例如,學生課堂行為表現是準時、專心、積極回答問題等,那么,顯然學生的思想紀律是“進步的”,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參考指標;家長對學生的家庭表現進行評價時,可以具體為各個周末學生在家時,積極參加家務勞動、作息正常、作業完成、文明禮貌,讓家長有清晰明了的參考指標評價學生。
四、平衡記分卡的不足之處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平衡記分卡不局限于四個維度的設計思路。時代是不斷向前的,想要院校發展永葆青春和活力,就不能只是把利益相關重點放在幾個方面。與此同時,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德育發展有著不同的德育要求和期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桿。因此,“四個維度”平衡記分卡范本不會也不能照搬到學校德育評價中。
參考文獻:
[1]李玲利.研究生德育評價體系創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0.
[2]劉菲然,高爽.平衡計分卡理論綜述與展望[J].商場現代化,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