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怡
[摘 要] 隨著教育部門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大中職院校的在校學生數量不斷增多。就中國的教育制度而言,中職教育一直都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逐漸實施與不斷發展,中職教育日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大家開始慢慢認識到中職教育對學生、社會產生一定的有利影響。隨著近年來各大教育部門對中職學校的不斷扶持與鼓勵,中職數學教學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因此,從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出發,基于創新理念淺談中職數學教學。
[關 鍵 詞] 創新理念;中職教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112-01
雖然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中職數學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中職學校的數學教材覆蓋面廣泛,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因此,為了達成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進程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講解,使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去提高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以便更好地培養中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一、建立新式課堂,培養創新能力
要想對中職數學教學進行創新,課堂教學效果非常重要。但是中職教學課堂只是由老師單純地向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因此,改變原有的課堂教學方式,對中職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從目前的中職數學現狀出發,制定新的中職數學標準,是完善中職數學課堂應該關注的重點。新的教學方式會使教師的數學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教師所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如何能夠改變中職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改變原有的落后的數學教學方式,及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在數學教學時應沖破原有的教學模式,使中職學生逐步參與數學課堂學習、品味數學魅力、領悟數學真諦。學習數學的真正用意并不是提高數學成績,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重點應該在于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中職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深入了解中職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數學認知結構。從而使中職學生可以在日常的學習中,理解和掌握基礎的數學理論知識與數學方法的使用以及數學觀念的基本思想,教師要在講授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散自己的思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養成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關注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需求
中職教學的關鍵是關注中職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從新課改的角度出發,中職數學教學過程是針對中職學生所設計的教學過程,所以在中職數學教學時,教師應該將其核心理念聚焦在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上。教學設計注重人文性,幫助學生達成學習數學的愿望,從而培養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去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快速有效方法。中職學生與普通中學生都是國家的希望。但是由于一些緣故,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可能相對較差,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可能不如其他中學生濃厚,對學習的關注度不夠,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動向,如果學生表現出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一定要給予幫助,給學生正確有利的教學指導。總而言之,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應該著重于滿足中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促進中職學生的個人素質發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使中職學生在數學上取得較大程度的發展。
三、實現中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
如今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各種知識每天都在更新。因此,中職教師在數學教學學案的準備過程中,應注意把握現今數學教學的發展,從而把握好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以及動態性。學生對數學的直觀感受來源于現實生活,中職教師應該貼近學生生活,教學方式不能墨守成規、毫無新意。中職教師應該逐漸改變傳統老舊的理論知識講授,擺脫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束縛。因此,最主要的方法便是使數學的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休戚相關,從而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對中職數學進行創新,不僅可以提高中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數學的實用功能,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并且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合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數學的教學內容,采取各種方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發散,從而使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可以真正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所以,在中職數學日常教學工作時中,教師應該注意實現數學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
總之,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改變和完善,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與發現能力,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所以說,目前中職教育要注意優化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轉變中職數學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教師教學的水平和效率。中職數學在中職教學中占主要地位。教師應該針對現有的問題,努力改進教學的不足,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散思維、努力創新,從而真正完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軍鳳.情景教學初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1998(6).
[2]童秀英,沃建中.高中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發展教育,20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