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義獻
[摘 要] 中職體育是中職眾多教學科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提升素質教育的現階段,中職體育的作用也得到了彰顯。結合中職學生特點、中職體育課程的內容和必要性進行分析,探討中職學校體育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關 鍵 詞] 中職體育課;學校德育工作;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213-01
在新時代,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院校學生在走進社會后,不僅要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還要具備德育素質,才能夠在社會中占據一席之地。在這樣的形勢下,身為體育教師,筆者深知自身任務艱巨。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分析、探討中職學校體育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中職學生的特點
不管是從年齡還是從學生的心理來看,中職學生的德育素養亟須提升。分析后發現,中職教學主要有以下不良表現:(1)學生不喜歡學習,成績偏差。(2)缺乏明確的目標,學習不積極。(3)認為自己是考場的失敗者,有強烈的自卑感。(4)身體素質較差,心理比較脆弱。(5)紀律性差,甚至部分學生比較偏激。(6)中職學生大部分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屬留守兒童,生活習慣較差。
面對這樣的情況,筆者認為,學生的的德育素養提升已經迫在眉睫。
二、中職體育課的內容及必要性
中職學校中體育課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加強鍛煉,包括身體練習、技術學習、心理素質培養、德育教育等。這些內容和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聯。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是教學發展的需求,也是中職學生提升素質的關鍵。因此,我們需要全面分析中職體育課程的內容,才能幫助學生及時調整不良狀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體育教學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加入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緩解不良情緒,掌握體育基礎知識,了解鍛煉身體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為學生的成長和身心健康提供極大的幫助。在體育教學中,鍛煉方法、身體練習、技術學習三個方面的引導是相互關聯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德行,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增強自身責任感。
(二)體育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學生想要掌握知識需要反復的練習。在訓練中,不管什么項目,教師都需要抓住學生特點,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健全自身的人格。教學中存在很多需要互幫互助的活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身的毅力和協作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三)體育教育功能
體育教育不僅有強身健體的功能,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轉變學生的消極觀念,讓學生在困境中增強自己的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可見,體育教學有多種功能。在引導階段,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力,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體育課堂是德育教育的最好平臺
(一)課堂教學中滲透
體育教學中是德育滲透的重要場所,在實踐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基礎,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幫助學生塑造心理。因此在中職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學的內容,在引導中滲透德育。如,在耐久跑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整合不同部分的知識,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忍耐力和一往無前的精神,讓學生在知識的感染下達到教學目的。為達到目的,體育教師可以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方法,以著名運動員為例,讓學生懂得自己和國家繁榮昌盛之間的關系,從而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競賽活動中滲透
競爭是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不能忽視的。通過競賽活動合理競爭,并實行優勝劣汰,讓學生在壓力和畏懼感的影響之下,體會到競賽互動中的樂趣,并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競賽可以讓學生和他人之間進行情感之間的交流,并在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
(三)課余鍛煉中滲透
課余時間是學生鍛煉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關鍵。因此,體育教師要熱情地組織課堂鍛煉,把課內外知識整合起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在課余鍛煉中練就勇敢果斷、吃苦耐勞的素質,發揮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
總之,在21世紀,沒有健康的體魄是難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并造福社會的。僅僅有一副健康的軀體而沒有健全的人格,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通過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學校需要正確認識體育的地位,并在教學中全面引導滲透,提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德育素養。
參考文獻:
[1]包佶.簡析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運動,2016(18).
[2]徐秀娟.淺談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同行,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