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寶軍
[摘 要] 中職數學要以服務、專業為導向,要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教學中要多注重情感的注入和策略的運用,以完成中職數學教學目標。以《用樣本平均值、標注差估計總體》(陜西省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一等獎作品)教學設計為例,結合學生職業特點,并對設計理念和方法加以剖析。
[關 鍵 詞] 中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設計理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32-02
教育信息化對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的影響,推進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隨著信息化設備的改善,新技術的涌現,信息化技術深度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越來越多的老師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有效的教學,如微課、翻轉課堂,利用微信、QQ、手機APP等。
數學是中職學校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承擔著提升學生文化素養、訓練學生思維方式、服務學生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功能。教學設計是傳道者把現代化教學理論當做基礎,根據教學對象各自的特點和教師自己的教學經歷、習慣,采用系統的手段與觀念,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并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特征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本文就以我校參賽獲獎作品《用樣本平均值、標注差估計總體》教學設計為例,對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中職數學教學設計理念和方法加以剖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數學》(基礎模塊下)第十章第四節第二課的內容,課時安排1課時。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抽樣方法后,學習如何用數學方法分析樣本數據,這部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也是概率學、體育統計學等知識的基礎,在教材中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理解用樣本均值、方差和標準差估計總體的均值、方差和標準差。(2)能運用EXCEL軟件計算樣本均值、方差和標準差。
2.能力目標:(1)會計算樣本均值、方差和標準差,并用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通過相關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處理數據的能力。
3.情感目標:(1)通過信息化手段,讓學生體驗數據計算與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逐步引導學生喜歡數學,克服學生長期養成的畏難情緒,確立“數學好用”的思想。(2)經歷合作學習的過程,嘗試探究與討論,樹立團隊合作意識。
二、教學理念和策略分析
由于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中職運動訓練專業一年級學生,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數學存在一定的厭學情緒,但他們普遍比較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且思維較活躍,勇于表現自己,渴望被認同。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理念是從運動員日常訓練、競技比賽入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有用”,實現體教融合。鑒于學生對樣本平均數、方差和標準差已經有了一些認知,并且日常喜歡使用微信、QQ等手機APP進行溝通,對信息技術相關的事物興趣濃厚。因此整堂課采用低重心教學,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作為組織者、幫助者、指導者引導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課前老師將全體學生按照強弱搭配合理分為四個小組組,盡量使各組能力均衡。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環節
老師將微課“樣本均值、方差和標準差”和訓練數據采集任務單1通過QQ群、微信群推送給學生,并利用“問卷星”制作在線檢測練習題,檢測學生微課學習情況。老師通過管理端數據分析了解學生課前學習情況。根據課前檢測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探究的內容。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集自己或本隊運動員近期比賽成績,完成學習任務單1發到班級微信群。
【點評】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送微課和任務單,學生用手機、教室多媒體等觀看微課,自主學習均值、方差和標準差的基本知識和計算公式,完成前置檢測習題,并利用“問卷星”制作在線檢測練習題,檢測學生微課學習情況。通過本環節,教師在課前能初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后續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探究內容打下基礎。
(二)情境導入
以一則體育新聞創設情境導入:2016年5月20日,國乒里約奧運會征戰名單公布,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詩雯遺憾落選,為此女隊主教練孔令輝做出解釋,綜合評估近幾年比賽成績,兩位隊員技術水平基本相當,但是丁寧成績穩定性更強。
【點評】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新聞導入,引起學生廣泛關注,從而增強學習興趣。
(三)新課講授
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搶答、組間互補、教師點評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并得出結論:作為一名專業運動員,穩定性和技術水平同等重要。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如何用數學方法比較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和穩定性呢?
緊接著,展示同學所采集數據提出的問題:請根據兩位射擊隊員、籃球隊員的成績,選哪一位隊員參加比賽呢?學生分小組討論計算,得出結論,并推選一名學生展示匯報。
【點評】引領學生討論,明確了平均值反映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方差(標準差)反映運動員成績的波動性。教師針對學生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點評分析,突破教學重點。同時教師注意規范學生書寫、數學語言的準確表述,引導學生學會用樣本均值、方差、標準差估計總體均值、方差、標準差。
根據學生反饋,在計算均值和方差時,運算復雜,容易出錯,教師選用學生比較熟悉的Excel來解決這個問題。觀看微課,學習用Excel計算均值、方差和標準差。隨后老師指導,學生分組在電腦上自己動手操作,用Excel分別完成任務A、任務B中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