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惠州市惠東中學2015年至2018年的高考體育生為對象,對其文化科學習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大部分文化科成績未能上線的體育生不僅文化基礎差,最主要自身存在自卑、無奈、順其自然的心態,阻礙著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建議采用幫助其克服自卑無奈、不積極的心態,建立頑強拼搏、努力向上的學習心態;普通高考體育生按成績相對集中成班,配備愛心和責任心較強的老師任課,并與教練員緊密配合,切實提高思想作風和文化素質,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
關鍵詞:高中體育生;文化科學習;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一、研究目的
普通高考體育選拔的是文武兼備的體育人才,不僅要求體育術科出眾,而且還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然而較多考生最終卻因文化科成績低而未能如愿圓本科夢。如何解決普通高考體育生的“訓”與“學”的矛盾,如何提高這部分文化素質較差的體育生,為高校輸送好而多的體育人才,這是學校領導和體育教練特別關注的問題,也是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工作。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觀察、訪談,探討普通高考體育生文化科學習存在的問題,探索總結對策,為廣大學校領導、任科老師管理體育高考生,教練的訓練以及考生自我評價、學習等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惠州市惠東中學2015-2018年普通高考體育生為研究對象,共55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7人。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借鑒專家學者對相關本課題的認識及研究成果,為研究提供理論方面的支持。
觀察法:跟蹤觀察普通高考體育生的訓練、學習、生活等情況。
訪問調查法:訪問調查普通高考體育生備考心理、學習態度、報考動機等,對高三級管理的行政、班主任、體育教練進行訪問調查,重視他們的意見。
三、結果與分析
1.普通高考體育生報考體育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過逐一訪問調查與統計分析(如下表)得知,研究對象當中有41.30%的體育高考生是因文化基礎較差才報體育的。深入了解,這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有一定身體素質,可文化基礎較差,但考體育的文化成績同全省體育類考生相比取標準分,也許還有點希望;有近20%的學生認為,體育本科線文化科相對容易些。這部分學生主要是文化科相對較好,選報其它科沒有把握達到本科線,但同體育類考生相比有較大優勢;還有17.39%的學生,并不打算報考的,只是利用選報體育X課來打球、玩;更有甚者,6.67%的學生主要抱著嘗試心理報考體育,因此,平時訓練、學習很隨便。從報考動機來分析,喜歡讀體育專業和因入本科線文化成績相對較易的這兩部分共占32.61%,這些考生心態很積極,認真對待;而其余的67.39%考生,其心態都不夠積極,而是順其自然,甚至是應付了事,得過且過。
2.體育高考生文化科學習存在的問題
(1)報考體育的大部分學生文化科基礎較差。據2015-2017年考生可知,術科達標遠遠高于文化科達標的考生。體育的絕大部分學生文化科基礎較差,文化科學習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趕上。
(2)文化科基礎較差的學生訓練積極性不夠,學習態度、作風也較散慢。通過觀察普通高考體育生平時訓練以及訪問高三級抓級行政、級長、班主任、體育教練得知,文化科成績較差的學生訓練積極性不夠,拼搏精神不夠,而文化科基礎較好的學生訓練積極性相對較高,善于吃苦,敢于拼搏;而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平時學習、生活作風也較散慢,學習積極性、自覺性較差,有些甚至上課睡覺、遲到、早退、曠課等;
(3)文化科基礎較差的學生普遍存在無奈、順其自然等不積極的心態。通過平時與報考體育的學生訪談得知,文化科基礎較差的學生普遍對自己能否入本科沒信心,出現“體育術科上線,最后文化科很可能不行”、文化科基礎太差了,很難補救了,順其自然吧”等無奈的心理,從而出現不積極爭取的心態。因此,這部分學生平時學習作風、生活習慣較散慢,平時訓練也不夠積極。
3.解決普通高考體育生文化科學習存在問題的策略
普通類體育高考是高校選拔既有一定術科水平又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體育人才,而普通高考體育生學業成績普遍較差,如何解決“訓”與“學” 的矛盾,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們必須在現在條件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思想和文化水平。
(1)幫助差生克服無奈、自卑心態,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抓級行政、級長、班主任、教練不僅要關心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多鼓勵、關心成績差的學生,與其探討找出成績差的原因,開導其思想,幫其克服無奈、自卑心態,樹立頑強拼搏,努力爭取的雄心、信心和恒心。另外設立排名獎和進步獎,定期公布成績、比較成績,努力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競爭氛圍。
(2)普通高考體育生按成績相對集中成班,嚴格管理,耐心教育。學校應根據普通高考體育生的成績相對集中成班,配備愛心和責任心較強的老師任課,并與教練員緊密配合,狠抓紀律,整頓遲到、早退、曠課、上課睡覺、作業抄襲等不良行為;并根據體育訓練的特點和學生文化水平,采取實事求是的措施,切實提高普通高考體育生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質。
(3)因人而異、及早補救不足之處。對有志向報考體育的學生,因人而異、及早補救弱項,如文化科不好的體育特長生,我們要耐心多指導,督促其加強文化科學習;而文化科較好,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要勸其多鍛煉,在體育課和文娛課時適當安排運動量,提高身體素質,為以后高考體育訓練作準備。
(4)鼓勵有文化基礎且有身體素質的學生報考體育,杜絕不打算報考,借體育X課來混日子的差生。教練深入了解,鼓勵有一定身體素質的本科臨界生或相對稍差的學生報考體育;將思想作風差,紀律散慢并不打算高考,只是趁在體育X課上能玩、打打球混日子的學生交回級長管理教育,以免影響整支隊伍的風氣。
四、結論與建議
1.普通高考體育生文化科學習普遍存在問題,它導致較多術科上本科線的考生未能如愿圓本科夢。除普通高考體育生普遍文化基礎差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有自卑、無奈、不積極的心態,從而導致出現學習紀律散慢,訓練也不積極等。
2.根據普通高考體育生實際情況出發,主要采用幫助其克服自卑無奈、不積極的心態,建立頑強拼搏、努力向上的學習心態;普通高考體育生按成績相對集中成班,配備愛心和責任心較強的老師任課,并與教練員緊密配合,切實提高思想作風和文化素質,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將是提高普通高考體育生文化科學習存在問題的突破點。
參考文獻:
[1]李晉裕、宋盡賢等.關于實施《關于開展學校業余體育訓練,努力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規劃》1986——2000年的筆談.2001,8(32) :1 ——3
[2]高雄毅、方國維.臺山市普通高中體育選修制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新世紀學校體育改革探索,2005:270——271
作者簡介:
賴志遠(1987--)男,廣東惠東人, 廣東省惠東縣惠東中學高中體育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