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濤
摘 要: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生鮮冷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由于生鮮產品的特殊性質,使其在運輸過程中的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風險。在這些風險當中,有來自于設施的,有來自于管理的,也有來自于人員素質的。盡可能的規避這些風險,不僅是滿足消費者對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是行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本文以盒馬鮮生為例,分析了冷鏈物流過程中的一些風險,并嘗試著提出了一些規避方式。
關鍵詞:風險;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等
一、我國生鮮電商物流發展現狀
生鮮電商是指,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水果、蔬菜、肉品、水產、干貨以及日配、熟食和糕點等利用電商品臺從事銷售、交易和支付活動等。據國家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7%[1]。有關專家預測,在2018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37.0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生鮮電商也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7%[2]。隨著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生鮮冷鏈[3]物流作為生鮮電商的基礎性設施,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由于目前生鮮冷鏈物流仍在發展期,其發展水平仍然不能夠滿足市場要求,從而對產品的運輸安全帶來風險。
我國目前從事生鮮行業的電商企業一般采用自建冷鏈物流和冷鏈運輸外包兩種模式。例如:順豐優選[4]采用自建冷鏈物流,盒馬則采用冷鏈物流運輸外包模式。其中,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旗下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主打生鮮類產品。盒馬鮮生在其物流系統中分為:供應商——門店——客戶。這三層物流系統中包括三個環節:從供應商到門店的干流冷鏈運輸環節、門店儲存環節和從門店到客戶的末端低溫配送環節。
二、我國生鮮物流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1.冷鏈物流的溫控風險
生鮮產品大多數存在“產銷異地”的問題,從產地供應商手中到需求地零售商和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干線冷鏈物流運輸和末端配送兩個環節。
對于干線冷鏈物流環節,目前主要采用冷藏車和保溫箱運輸。公路,鐵路運輸以帶有冷藏設備的車廂為主,航空運輸普遍采用保溫箱。不管采用哪種交通工具,由于全程運輸冷藏的成本較大,一些商家為了節約成本,不嚴格按照全程溫控的要求操作,使得溫度脫離限定值,增大運輸的損腐率;還有一些運輸企業由于設備陳舊,本身冷運條件不滿足生鮮冷鏈物流要求,以次充好提供服務,這更加增大了運輸產品的脫溫風險。
對于末端配送環節。由于客戶分散,末端配送一般數量少、頻次高、路線多變等特點。目前末端配送的保溫措施主要是冷藏保溫箱,通過箱體自身的隔熱作用和內加低溫冰塊的方式,保證在一段時間內箱內的溫度符合溫控要求。這種模式下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冷藏保溫箱自身的保溫效果和保溫時效。目前常見的保溫箱是由泡沫箱和冰袋組成,泡沫箱體用來隔熱,冰袋用來保持箱內溫度。泡沫箱和冰袋的性質是否穩定決定著“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果;二是配送速率的高低也給末端配送環節帶來風險。這又包含配送員能否快速安全的運達目的地和顧客能否及時取貨兩個方面的風險。
2.倉儲與再加工風險
多數生鮮產品往往是季節性的產品,在收獲季節時,大量的產品同期上市,市場短時間內無法將這些產品消化,這就需要一定的倉儲來緩解銷售壓力。在倉儲過程中對于倉庫的管理,儲存時間的控制等方面要防止貨差和貨損的風險。再者,多數產品為了運輸方便,采用大件方式運輸,到消費者手中時需要在倉庫里進行再加工,在加工過程中,人為的搬運和處理過程中,可能對商品造成物理性損傷,從而影響品質或賣相造成銷售風險。
三、生鮮物流風險的規避措施
盒馬鮮生在其“供應商——門店——客戶”的物流系統中,干線物流采用外包給冷鏈物流承運商的方式進行,門店在盒馬中扮演者“前店后倉”的重要功能。門店既是線下銷售點,又是盒馬的商品儲存倉庫,業內稱之為“去中心化[5]倉儲”這種倉儲方式降低了單個倉庫的集貨壓力和存儲風險;在末端配送的環節,由于盒馬去中心化,多點分布的網絡式倉儲模式,極大的減輕了配送的距離壓力,降低配送風險。盒馬在流通加工中采用小包裝(一般為500克)的模式,這種方式更加有利于溫度的均勻分布也使得末端配送便捷化。
結合盒馬的冷鏈物流風險處理方式與我國行業實際,可采用以下方式進行規避:
1.對于溫控風險
(1)國家層面。首先,健全冷鏈物流標準和服務規范體系。系統梳理和修訂完善現行冷鏈物流各類標準,抓緊制定實施一批強制性標準。對于不符合冷鏈溫控標準的運輸車輛強制退出;對不按照冷鏈溫控操作的物流企業加大懲處力度,引導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其次,提升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促進先進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幫助企業進行信息化升級和改造。 最后,國家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簡化冷鏈物流企業設立和開展業務的行政審批事項辦理程序,加快建設開放統一的全國性冷鏈物流市場。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現有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2)企業層面。首先企業要摒棄“重利益,輕安全”經營理念,不能為了節約成本違規甚至違法操作,提升自身的安全性進而競爭能力。其次,要加強信息化水平應用,實施流通全過程的溫度實時監控,脫溫實時報警,還要實時將冷藏車內溫度,濕度等重要指標實時記錄,以便事后監管查詢。最后,企業要加快冷鏈物流技術裝備創新和應用。加強基礎性研究以及技術工藝等的探索,加速淘汰不規范、高能耗的冷庫和冷藏運輸車輛,提高冷藏運輸車輛專業化、輕量化水平。
2.對于倉儲與再加工風險
(1)倉庫環節。首先,在倉庫制冷和存儲安全上要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堅決淘汰不符合標準的倉庫。再者,企業可以借鑒盒馬鮮生的“前店后倉”模式,遵循去中心化原則,采用小規模,多布局的方式。放棄傳統的倉庫龐大而偏僻的模式,減少二次運輸和中轉過程,既節省成本,又降低庫存壓力,減少倉儲風險。
(2)再加工環節。一方面要提升加工過程的自動化水平,做到加工線的智能化,結合條碼技術和射頻技術,盡可能提高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減少由于人工操作帶來的失誤;另一方面,要提升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提高業務能力,實現在加工過程的風險控制。
四、小結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4月21日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6]中指出:要建設“全程溫控,標準健全,綠色安全,應用廣泛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這在國家層面對于冷鏈物流的布局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盒馬鮮生對于生鮮模式的探索和成功也反過來的為生鮮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借鑒。本文著重討論了冷鏈物流過程中的脫溫風險、產品倉儲風險和銷售前的再加工風險,結合自身專業學習和相關資料提出了一些規避措施。在未來的發展中,冷鏈物流作為產品保質的一種物流方式,在食品、藥品等其他需要低溫保鮮運輸的領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冷鏈物流承運企業規避風險、長善救失對于其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將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調查數據,2018
[2]《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消費洞察報告》,2018.艾瑞咨詢http://www.iresearch.cn/
[3]冷鏈. cold chain 根據物品特性,為保證其品質而采用的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物流網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術語,GB/T18354-2006
[4]順豐優選是順豐集團旗下、以“優選商品,服務到家”為宗旨,依托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社區門店,為用戶提供日常所需的全球優質美食的一個平臺。轉引自:順豐優選官網
[5]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并影響其他節點。轉引自:MBA智庫
[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