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鳳 王英 志瑪青措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計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會計電算化作為一門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具有針對性。會計電算化顧名思義就是將電子計算形式運用在會計工作當中,使會計管理工作更加快捷和高效。如今,有不少專門學習會計技能的學生。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以提高學生基礎會計的能力。因此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水平,結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維,使其在會計運用中有更充足的發展空間。
會計電算化 教學改革 探討
引言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科目中主要的一種,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媒介來進行會計處理的一種手段,使得會計處理信息化、快速化和效率化。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我國也出臺過不少有關會計電算化的改革措施。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出現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國家機構以及教育機關的不斷改革創新,調整原有的會計電算化教育秩序,使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培養出具有高素質、高質量、高技能的會計人才。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學校對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主要在兩種目標上。一種是將教學重點放在了編制程序上,以為學生能夠根據事業單位的要求編制相應的程序。但是這樣的教學定位是不足的,是有缺點的。會計電算化固然需要程序的編制,但學習會計的學生對于編制程序的熟練度比專門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生疏的多。與其要求專攻會計的學生來編制程序,不如讓學習計算機編程的學生來掌握這門技術要輕松容易的多,因為計算機自身的特點,這個問題總是教學的一大盲區。另一種是重點講授計算機的操作和財務軟件的使用。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兩門甚至一門課程,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過程的目的也只能勉強達到。但是光是掌握一種財務軟件的操作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對財務軟件進行學習,掌握財務軟件的設置原理、功能、結構,以達到學習一種軟件而領悟眾多軟件的基本操作規律。
(2)教學方法單調
現在對于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一般都是在計算機實訓室里進行。教師主要以講授理論知識,PPT展示為主要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財務軟件的操作步驟。雖然這樣的方法能讓學生盡快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但是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依然處于被動地位,對于理論知識也只是強行灌輸,缺乏積極主動和創新。
(3)教師實訓操作技能不強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操作性強的學科,它的運用性和操作性很高,不僅學生需要較高的操作技能,教師更是如此。但實際上真正對這項操作純熟的教師鳳毛麟角。如果沒有對企業財務軟件系統進行過實踐的教師更加難以解決操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由于學校繁重的教學任務,使得這些教師難以有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實踐企業財務軟件的運用,所以他們盡管有著滿腹的理論知識,也必然缺乏有效的實踐經驗,難以應對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我所見過的大多數學生在課堂操作財務軟件的過程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連教師也無法提供實質上的指導。教師的操作技能都得不到保障,會計電算化的教學質量就可想而知。
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措施
(1)以社會經濟需求為導向,調整課程結構
會計電算化是為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提供更加高效的運算手段。根據會計電算化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特點,課程需要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協調安排,注重教學結構比例,在結構上注意把握。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課程的實驗性,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自主分析問題,對知識點有效吸收消化。其次,對課程的內容也需要調整,多引用現代企業的的會計模塊。例如會計的應收、應付款,成本控制等方面。這樣才能有助于為社會培養出實用性的會計人才。
(2)創新教學方法,提供多種教學方式
會計電算化相對于傳統理論課程相比,實踐性更強。對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水平要求更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這樣特別課程的要求。我們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讓這門課程活躍起來。比如可以引入“翻轉課堂”這一模式。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是多種多樣的,以一種單調的技能去適應各種業務顯然是不現實的。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知識和能力目標,把知識體系碎片化,梳理企業的經濟業務,尋找它們的共同點,把經濟業務的處理方式按不同崗用流程圖的形式畫下來,作為一個知識點。用PPT的形式發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展開自主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企業經濟業務,有計劃的進行重難點的突破。
(3)加強實訓室硬軟件的設備,建立校企合作
一方面需要學校投入更多的經費來加強實訓室的硬件設施,購買一批內存大、運行快的電腦,減少因為電腦老舊而降低課堂效率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需要及時更新電算化實訓用的財務軟件,并盡可能的與用友等財務經銷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環境,定期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4)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會計電算化的實際運用引導離不開專業的教師,教育機構應著力培養具有高技能,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對自身的要求應當提高,以創新可行的授課方式增強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課堂操作參與度,給學生以更多的實踐空間,耐心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自身的操作技能,虛心學習企業財務軟件的開發和利用,關注國家會計電算化的相關政策,將其與自身的教學相結合,嘔心瀝血,刻苦專研,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會計人才。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行業越來越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這關系到一個企業的運行和經濟效益,也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有關于會計的學習工作不能放松,在會計這一學科中,會計電算化的操作能力要求較高,這方面應該格外重視。對此,有關學校和教育機構進行了深化的教育改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就要求有關部門J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以及實踐能力。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為國家經濟發展培養專業的會計人才,也為社會發展提供建設性人才。
[1]彭俊英,劉澤華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6
[2]歐衛紅.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