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滇
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跨境電子商務得到了高速迅猛的發展??缇畴娮由虅杖瞬殴┙o側的嚴重不足和需求側的培養質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本文通過“構建跨境電商課程實踐體系一一校企共建跨境電商工作室一一參加跨境電商技能競賽”三個實踐教學環節,形成提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從而解決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缺口及質量問題。
跨境電子商務 實踐教學 路徑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占電商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從2013年28%提升到2015年31%。預計”十三五”期間,跨境電子商務占電商市場的份額進一步上升。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的利好,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業必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本文主要通過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路徑研究,提出提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的方法,解決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缺口問題。
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使國際貿易經營模式發生巨大變革
首先是國際貿易企業組織形態的變革。在國際貿易的電商模式下,國際貿易主體打破了企業業務差異及地區差異等,將國際貿易業務所需的資源按經濟效率原則重新組合成新的多元主體。這一主體將直接專注于一定區域的國際貿易業務本身,充分調動區域內的人財物資源,利用網絡化帶來的便利,采用多元主體對貿易多元對象的網絡形態進行國際貿易,使國際貿易的效率及規模急劇提高。
其次是國際貿易流通渠道的變革。國際貿易的電商模式下,可以實現國際貿易多元主體無國界限制、無產業限制及無空間限制的新型交易模式,這是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及以此為基礎的信息服務便利的結果。由于電商模式基于網絡,電商企業可以進行跨國界全天候地經營與服務,為生產商掌握市場規律,明確市場策略提供低成本的服務。也可以為消費者選擇產品、進行資金支付等降低交易費用。
再次是國際貿易環境的變革。與傳統國際貿易方式相比,電商模式在國際貿易環境方面有較大的變革,主要包括國際貿易的法律環璋、國際貿易的政策環境、國際貿易的結算環境及支付環境等。在電商模式下,國際貿易結算與支付等問題由于電子金融業務的發展,也正在朝著更加簡便、高效的方向變革。
適應國際貿易模式變革及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人才培養重點是人才實踐技能培養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是復合型、國際型人才,與傳統電子商務人才相比較,它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去,多動手操作、以提高專業操作技能為最終目標,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應具備的各項能力,將電子商務專業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很好的結合起來。
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
本文主要通過研究國際貿易模式的變革內容及跨境電商人才的特點,找到行業發展與人才需求聯結點,通過“構建跨境電商課程實踐體系——校企共建跨境電商工作室——參加跨境電商技能競賽”三個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形成提升國貿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梳理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跨境電商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構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首先,通過專業調查與研究,確定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變革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教學目標,首先了解跨境電商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如下:
1.熟悉電子商務業務,具備跨境電商網絡營銷策劃與執行技能,能進行海外客商需求分析,并能運用網站優化策略、搜索引擎開展全方位的客戶服務。
2.外語水平出色。
3.熟悉進出口業務的操作流程,有扎實的國際貿易實務知識,精通國際支付方式及各國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甚至各國相關的人文風俗。
4.具備國際物流操作技能,物流管理相關知識,了解各種物流方式的報價、制單要求,以及各國海關通關規則。
其次,找準方向、精準定位、功能細分。電子商務是商務與信息技術之間的整合,跨境電商則是電子商務與對外貿易之間的融合,這個行業所需的人才當然要求具備知識技能全面、實踐能力強的特性,所以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抓好學員的綜合技能培養及實踐水平的提升。
實踐教學應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分類,采取綜合基礎課一專業基礎課一專業實訓課的課程體系來設計:
第一,綜合基礎,這個專業主要是基礎類知識,要求了解跨境電商的各種基礎知識,不需要太深入,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基礎、外語教學、國際貿易基礎、溝通技巧、企業管理、商務談判等基礎技能。
第二,專業課程的設計:可分別設電子商務、商務外語、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國際物流等幾個專業課程,專業方向明確。
第三,專業實訓課,進行教學場景的設計與布置。
課程設置工作的開展,一是高校應當針對當前相關專業學生欠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問題,圍繞電子商務領域構建起通識選修課程,另外,開設跨境電子商務禮儀、中西商務文化比較以及跨境商務溝通等課程,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二是開設相關專業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英語能力以及電子商務理論知識實踐能力提升的課程,提升電子商務學生在跨境電子商務崗位上的勝任力;三是在課程教學中,引進國際化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案例,從而使學生接觸到更多與跨境電子商務工作時間相關的內容,以便更好提升學生的市場分析與判斷能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教育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引進跨境電商真實項目及工作室,提高實踐技能
高職院校采用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模式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之間能夠就專業教學模塊化課程的開發進行共同探討,并在雙方認可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企業需求的課程培養目標。企業的全程參與能夠使設計出來的課程模塊更適宜企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企業內部專業人士提供給學校的意見,對于課程結構的改進與完善非常有利,可以促進學校專業建設水平的提升。實訓基地建設完成后,對學生的考核實踐將會轉變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實操技能的提升為立足點,進而構建起以學生職業素質、崗位就業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的課程體系。
在高校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過程中,不僅要對高校自身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同時應當積極尋求與社會、其他高校之間的合作機會,從而提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質量。從校企合作來看,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基礎建立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供需關系的基礎之上,為此,高校可以與社會中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簽訂人才供給協議,并將這些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當作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從而促使電子商務學生在實踐工作中對跨境電子商務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更了解,從而提升自身今后的崗位適應能力與崗位勝任能力。產學研一體化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涉及到了學生的培養,同時也涉及到了教師的培養。在此過程中,高校需要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產業之間構建起合作機制,并合理構建跨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從而實現高??缇畴娮由虅杖瞬排囵B、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與產業的協同發展。另外,高校可以與企業、產業之間共建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支持教育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中的員工形成合作關系,利用顧問、掛職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在跨境電子商務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并幫助自身解決在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另外,在產學研一體化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中,高校與企業可以定期組織教師與企業員工開展學術研討與技術培訓,并構建起校企教師、員工到企業和高校開展兼職上課的機制。
(3)參加跨境電商技能競賽,提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
根據高職人才培養規律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貫徹“賽訓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專業課程實踐環節與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相結合,一方面既可給學生提供一個應用專業技能、檢測專業水平的平臺,另一方面也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有利于團隊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勤奮與責任意識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專業依據外貿行業企業典型崗位工作過程涉及的工作任務,參照行業職業資格標準和各層次技能競賽實施方案等要求,集成各知識點及國貿專業技能要求,設計專業相關的技能考核點,開發、形成層次遞進的競賽式實訓項目,并納人人才培養方案中。一方面針對一些易于開展競賽的課程,開發與其相對應的單項技能競賽,使課程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以競賽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體系改革,使教學改革、技術應用與創新、職業技能競賽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達到教學質量和競賽成績的雙豐收;另一方面,在單項技能訓練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開發相應的綜合技能競賽;同時,也注重將院級職業技能競賽項目與國家級、省市級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相銜接。
[1]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路徑探析,高壽華職教通訊2016-04-20
[2]基于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高職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諶莉河北職業教育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