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摘 要:以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為例,探索高職院校金融專業證券方向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方法路徑,本文分析了高職金融專業證券方向推行現代學徒制的可行性,以及推行學徒制的關鍵點,希望在深化產教融合,開拓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培養適應本地發展的高職金融專業人才等方法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證券;現代學徒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4-011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現代學徒制是產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載體和有效實現形式,也是國際職業上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和主導模式。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開展現代學徒制綜合試點改革,在金融專業證券方向教學中與證券公司合作,依據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適應本地發展的金融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是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形式,從教育的本質而言,本文認為高職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應該重點解決以下關鍵問題。
1 在高職金融專業證券方向推行現代學徒制的可行性
目前,高職院校所使用的現代學徒制在規范上更加的統一,課程也更加的統一,這讓很多高職院校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提高學生學習技能的能力。而現代學徒制在很多高職院校試點一直進展不大,是因為現代學徒制并沒有獲得更加權威的認證。
而高職院校中金融專業證券方向推行學徒制,也是進展比較慢,但是為了學生能夠快速的適應未來職場工作,所以需要完善金融專業在課程框架。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職金融專業證券方向開展現代學徒制具有一定的優勢,可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2 在高職金融專業證券方向推行現代學徒制的關鍵點
2.1 構建“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
所謂的“雙主體”就是學校的一方與企業方共同培養學生,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高職金融專業學習證券方向的學生,校方可以通過與證券委員會進行協商和探討,如何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證券協會的標準與崗位的標準,成為更加實用與現階段學生學習的方式,就是所謂的“2+1”金融專業證券訂單班,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實施現代學徒制教學。
以三年制計算,前兩年,由學校專業教師和證券公司的指導師聯合傳授知識和技能,按職業要求培養學生,證券公司的指導師傅每周安排時間指導學生實操訓練課程,周末學生(學徒)跟隨證券公司師傅參加證券公司相關活動。第三年開始進入證券公司職場實習,由證券公司的指導師傅進行全程指導,學校安排教師全程跟蹤管理。從而實現“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培養路徑,實現“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
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證券工作和以及證券交易環境的了解,即能夠得到實踐的機會還能夠在進入社會時快速的了解到工作的方式,提高適應工作和社會的能力。
2.2 呈現“雙身份”現代學徒特征
所謂的“雙身份”就是在校是學生,在企業則是學徒。而學生首先要從企業獲得學徒崗位,才可以進入現代學徒制項目,進而獲得職業學校的學生身份,實現校企合作下的人才成長。
從我國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情況來看,要解決“既是學生身份,又是學徒身份”尚是一大難題。因為金融市場中很多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都是直接招收有經驗的學生,而這些學生都是在現代學徒制度下被培訓出來的,學生從企業-學校-企業的校企結合中受益,也較好地解決了學生“雙身份”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金融專業要解決學生“雙身份”的普遍性難題,但是可以在金融專業推行校企合作證券訂單班,這樣就能夠實現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方式。其主要表現以下幾點:第一,“雙身份”的學生需要校方和企業方共同進行招生,并通過所簽署證券公司的情況而制定學生的教學方案。由學校專業教師和證券公司的指導師傅聯合傳授知識和技能,按職業要求培養學生,證券公司的指導師傅每周安排時間指導學生訓練,周末學生(學徒)跟隨證券公司師傅參加證券公司推介活動;第二,證券公司安排學生進入公司頂崗實習和就業。從而實現既是學生又是學徒的“雙身份”現代學徒特征。
綜上所述,“雙身份”的學生在進入到崗位之后,能夠快速的適應崗位的工作,這樣就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效率,同時也能夠減少相應的人才成本,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學生就業的問題。
2.3 形成“雙體系”校企課程結構
所謂的“雙體系”就是將高職金融專業課程教學體系與企業技術培養培訓體系相結合,從而達到實現現代學徒制的課程標準,提高學生的知識與實踐的融合。在實現“雙體系”校企課程結構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對證券公司的情況和現狀進行挑檐,并對證券公司的崗位情況進行分析,了解證券交易員、顧問、理財顧問等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職責,這樣才能夠更加清晰和了解如何完善校企課程的結構。再者,高校調研人員需要了解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從而制定更加完善的“雙體系”課程的開發,以及重點技術點和知識點所在。第三,在“雙體系”課程結構實施的過程中,高校可以根據所在企業的特殊要求,培養特殊的人才,同時也設置開發相應的課程,從而創建現代學徒制自由選擇的模板,提高學生接收知識的能力。
在“雙體系”模塊的運行下,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了解企業的運行模式,以及企業對崗位的技能要求,從而明確在崗位中如何能夠快速的進入到工作中。
2.4 打造“雙導師”專兼職師資隊伍
所謂的“雙導師”是學校有在校的導師,企業有企業的導師,雙方在講學的過程中,共同組成一支專業以及兼職共同存在的教師隊伍,以此種方式推動現代學徒制教學理念的進行。
首先,高職院校需要成為相應的現代學徒制“雙導師”的教學政策和制度,并在高職金融專業實現校方與企業共同打造的訂單班,同時,制定一系列政策提高訂單班教學的質量。
再者,針對高職金融專業訂單班的教師配備上,“雙導師”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金融證券的理解能力。因為在校的導師可以指引學生未來的思想發展,規劃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思想發展。而企業的導師能夠讓學生盡快的進入到工作崗位上,并在學生學習的期間通過證券公司的技能傳授,提高職業操作能力,同時證券企業的指導教師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訓練的能力,并提供場所讓學生可以深度的進行了解證券市場的情況。
2.5 建立“雙標準”考核評價體系
所謂的“雙標準”就是現代學徒標準和學生的學業標準,在現代學徒制度實行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雙標準”的理念,提高高職金融專業證券化方向學生的培養力度。同時,在“雙標準”人才培養方式的基礎上,建設更加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能夠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去學習知識內容,并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完成證券從業資格證書的考試。所以“雙標準”考核評價體系的建設,能夠為學生指引正確的發展方向,讓學生不在為就業而苦惱,并在考試學習和考證的同時進行下,實現頂崗實習,提高就業能力。
結束語
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校高職金融專業證券方向的人才培養將逐漸趨于成熟,實現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為證券界輸送高素質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啟富.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困境與實踐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