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社會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育涉及的行業和專業很多,但每個行業、企業都需要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不少專業也都開設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然而,由于預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占比并不高,所以除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外,其他專業對于人力資源課程的重視程度往往是不夠的,從而導致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已經不斷出現各種問題,在教學方式上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已成為現階段人力資源課程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為了有效地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以及實踐能力,必須要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其次是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此外,還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本文對高職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改探究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改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7-0117-02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1 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飛速,社會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因為很長時間以來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其教學呈現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訓練的特點,這種教學方式很明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滿足不了現代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為此,高職院校必須從如今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大力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核心[1]。
2 現階段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這些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不斷的展開研究,而且也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讓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有所進步。不過,現階段依舊有一些方面并不完善,下面就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2]。
2.1 教學模式落后
如今我國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前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是教學的主題,學生只不過在被動接受。具體來說即是老師按照教學要求備課,在課堂的時候就只是按部就班的一股腦塞給學生,并不重視傳輸過程中與學生的積極互動。而學生成績參差不齊,不可能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有的老師則是冷落了這些成績一般的學生,導致很多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學習喪失興趣。不僅如此,學生也會因為這種教學方式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動能性,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的課堂傳授,從而導致他們的創新思維無法有效形成[3]。
2.2 缺乏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當中,還存在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這個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的效率。那就是學生的實踐操作并沒有得到高職院校足夠的重視,學生也因此缺乏實踐訓練。由此可見,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并沒有有效的實踐教學內容,這一點尤其在課堂實踐以及社會實踐等方面體現的十分明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4]。
2.3 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不高
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師人數較少,尤其缺乏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師資。不少教師雖然是專業科班的出身,擁有比較強的理論水平,但實際操作能力卻比較缺乏,他們本身也不具備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這樣在教學當中,就很難讓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學生有效的學習到實踐操作經驗,從而導致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3 高職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改策略
3.1 樹立科學的課程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必須有效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教師在教學中所擔任的角色必須做出轉變,從之前教學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從而促進其自主的學習與創新。不僅如此,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當中還應該梳理理論與實踐操作互相結合的教學觀念。所有的教學方式都是擁有相應的教學理論和指導思想的,而這些也被叫做教學觀念。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其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結合可以互補,從而促進兩方的共同進步。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學生還能夠將理論變成自己自身的能力。在高職院校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觀念,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操作能力。
3.2 通過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包含文字、影視、聲音等多種載體,將這樣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立體和直觀的學習人力資源管理,這種效果類似于課堂情境教學的觀念。也正因為情境教學的方式與多媒體技術教學有著不少的共通之處,因此,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方法的同時,也會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其中,以此實現情境教學。通過多媒體播放的影視,學生可以通過生動的畫面更好的學習和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還能通過多媒體資料了解到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情況,從而奠定一定的實踐基礎。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還可以給人力資源管理課堂教學營造生動的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
3.3 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訓基地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十分重要,而人力資源管理的對象也是十分復雜的,這就要求其教學內容要加強實踐訓練,僅僅是憑借學校內部進行訓練還是不夠的。所以,為了滿足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需要,學校需要建設并完善校內外實訓基地。校內實驗室主要是對實際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模仿,不僅如此,其中還將崗位的層次給劃分了出來,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實訓學習。除此而外,學校還需要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早的接觸到社會中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工作。學生深入了解到工作要求,就容易明確接下來的學習目標,利于學生自主的展開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訓練。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對于高職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必須立足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改革,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通過以上幾個部分的深入分析,可以明確的發現,高職院校要想有效的開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改革,必須從高職教育本身的特點以及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展開深入的革新,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話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認清現階段高職院校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各種缺陷,對此展開積極大膽的分析研究,進行創新改革,不斷的運用各種有效措施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展開改革。如此,才可以確保未來可能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高職畢業生能夠具備足夠的實踐應用能力,從而滿足市場的需求,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推動我國高職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黎思思.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探索——基于CBE(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教學模式[J].廣西教育,2017(27):64-65.
[2]喻玉峰,張義先,李一平,江家際.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實踐研究——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職業,2013(32):58-59.
[3]劉春蕊.荷蘭能力本位教育在課程建設方面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5(05):70-75.
[4]楊玉芝,初晉華.經管類高職教育考試考評改革初探——以《人力資源管理概論》課程為例[J].知識經濟,2011(1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