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超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許多院校在教學方式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此來順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本文旨在針對高職院校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教學的新理念展開論述,得出在新時代下教學方式的不同,為高職院校會計科目的教學提供參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增強其以后工作的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會計教學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130-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0-4;G712 文獻標志碼:A
1 傳統模式下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弊端
1.1 忽視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在傳統模式的教學中,高職院校有關會計科目的教學,無非就是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沒有著重強調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但會計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如果脫離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肯定沒辦法學好。很多教師還沉浸在應試教育的教學環境中,他們認為只要將書本上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就萬事大吉,殊不知在新時代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并不僅僅局限在書面成績上,而是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更看重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1.2 教學模式單一,手段陳舊缺乏創新力
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普遍都是采用教師傳授學生聽講的被動式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因而導致學生出現課堂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但由于高職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專一性學校,如果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那么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就不會太好。除此之外,高職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陳舊,這也是導致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學生無法熟練掌握知識的另一個原因。
2 高職院校在“互聯網+”時代的會計教學新理念
2.1 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高科技產物層出不窮。高職院校的學生幾乎都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他們對于新的事物普遍都存在較強的探索欲望。將現代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會計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培養他們對會計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國家科技的發展,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掌握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對會計科目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
2.2 根據會計教學的目標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知道向同學們灌輸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并沒有考慮到實際的會計教學目標。這就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抓不住學習重點,造成學習壓力過大,還有知識的的片面性問題。在新形勢下,要使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的會計目標的教學,就必須根據教育部下發的會計教學的目標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同時,有針對性的學習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的能力方面,有的放矢,實現學生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3 運用實際財務會計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以后踏入社會所從事的工作來進行的,他們要培養學生求職應該具有的基本競爭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向來都是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應用分割開,教師沒有意識到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只有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讓學生真正有所學,才能讓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將實際財務會計案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知道會計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應用。這對于他們掌握課本知識,有機地將其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具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學以致用這個成語的真實含義。只有讓學生以課本內容為基礎,才能幫助其在以后的會計實際應用中做到得心應手。
結束語
在互聯網形勢下對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創新性發展,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關鍵舉措,更是對高職學生負責任的表現。只有不斷給學校館灌輸新思想,讓其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能夠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知識,才能讓他們在以后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不僅是對學生的提高,更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在新形勢下,只有從教師自身抓起,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育行業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