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兒童詩是詩歌的一種形式,它以兒童為對象,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它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練、有韻律、分行的語言來表情達意。在讓學生讀詩、寫詩的過程中,培養對生活的關注和思考,提高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增強其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本文闡述了如何讓孩子們在愛讀詩的同時,指導學生敢于拿起筆用詩這種方式寫下自己對生活的獨特體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詩歌;創作指導;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誦讀模仿,激發詩性
小學生習作的過程就是從仿到創的過程。小學高年級學生對語言文字有相對自主的理解和創造能力,他們在領會文本內容、學習文本語言時,教師要啟發他們打開記憶的閘門,調動生活的積累,讓他們仿照文本來編寫兒童詩。蘇教版小學語文的練習中設置了一些兒童詩誦讀和感悟的篇章。有的先出示詩歌的第一節,然后出示不完整的第二節甚至第三節,以此引領學生仿寫。有的意在誦讀的兒童詩簡潔明快非常適合兒童誦讀感悟,甚至仿寫創造。例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練習5中沙白的《秋》,就是非常經典的案例。
湖波上,/蕩著紅葉一片,/如一葉扁舟,/上面坐著秋天。
這首詩雖然只有幾十個字,但是它的精神和意思十分明確。一片紅葉飄到了湖面上,輕輕地蕩漾。這片紅葉仿佛一只小船,給人們帶來秋的消息。詩的意境優美,語言樸實。詩的意境,令人神往。通過誦讀感悟,學生感知了詩歌的意境和表現手法。用兒童的眼光去發現事物的特點,表現大自然的美。
二、感受生活,喚發詩性
生活就是一本詩集,怎樣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典型的寫詩素材,至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走進生活,捕捉學生身邊的寫詩素材。教師要走進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課內外閃現的事件。比如教室里紙屑是誰撿的?黑板報上的圖畫是誰的杰作?課間的拍手游戲有多有趣?教室里的“芳草地”有何變化?春天校園里早晨好美??!等等,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現場觀察,并納入自己的寫詩素材。
2.開展活動,為學生增添寫詩素材。如:開展運動會、夏令營、活動比賽、社會實踐活動;舉行節日慶典、生日聚會;還可帶學生家訪、走親訪友,點點滴滴有意義的活動都是寫詩的好材料。例如,在我校舉行的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上,戴均池同學就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一首小詩《石獅“奧運”》:
清晨,/初升的太陽溫暖著大地,/鳥兒的啼叫喚醒了萬物。/高高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青草的芬芳為運動員打氣。/
“跑道”是我們展示的舞臺,/“加油”是我們最美的心聲,/讓我們一起為班爭光。/
小小的接力棒,連接了我們的團結和友愛,/小小的接力棒,傳遞了我們的勇氣和力量,/小小的接力棒,體現了我們的奮斗和拼搏。/
賽場上,/看得見運動員們拼搏的身影;/賽場下,/聽得見拉拉隊員大聲地呼喊:/ “加油!加油!”/
石獅賽場,/一個盡情釋放活力的舞臺。
只有從自己身邊選材,擇取自己感觸深的事物,才能情真意切地寫出好詩?!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逼鋵嵣钐幪幗哉媲?,生活處處皆有詩。
三、放飛想象,抒發詩志
詩人艾青說:“想象是詩歌的翅膀,沒有想象,詩人就無法在理想的天空飛翔。”沒有想象學生筆下的任何感性材料,寫出來的詩歌都干澀無味,如同一幅零亂的、血肉空無的骨架。豐富的想象是童詩最本質的特點。那么,我們教師應如何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呢?
1.立足現實,引導學生正確想象。想象必須立足已知的事實,不立足事實,不根據規律去想象,就是胡思亂想,這種錯誤的想象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想寫什么,首先要讓學生對這類事物有本質的了解,有了本質的了解就會產生正確的遐想。我校的小葵花詩社戴均池同學就根據馬的特點,發揮想象創作一首小詩《馬年致馬》:
我喜歡你——馬兒!/你聰明伶俐,是王子的寶貝;/你忠心耿耿,是將軍的最愛。/你一肩鬃毛,奔跑時隨風飄揚;/你一雙耳朵,走步時耳聽八方。
如果我能跟你說話,/我一定把我的快樂與你分享,/再把我對你由衷的喜歡向你傾訴。
如果我到了你的世界,/我會教你/做個帥氣的發型,/這樣,/你就更加英俊瀟灑。
你,/是那么的忠心,/從來不背叛主人。
你,/是那么的無私,/只求奉獻,不求回報。/我愿做你的朋友,/伴隨你左右!
既要對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又要對習慣的現象提出天真的幻想,才能使詩有聲又有色、有形又有情,表達出孩子獨特的個性。用純真的情感和心中虛幻的影像解釋生活,對成人具有啟迪思維的意義。
2.利用比較,教給學生想象的方式。如看到事物可以進行正面反面想象、之前之后想象、動態和靜態的想象、擬人或擬物想象,還可以從顏色去想象、大小去想象、作用功能去想象等,讓學生展開一種或幾種想象,寫出自己心中的神奇、向往。
大膽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吧,讓學生像雄鷹一樣在無際的天空自由翱翔,讓他們的文思通暢起來,靈感涌動起來,思維活躍起來,真正寫出自己的童心、童趣、童真來。
詩歌的創作過程是一種想象創意的旅行,學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馳騁才思,做一番天馬行空的暢想。所以,寫詩可以活躍創造性思維,促進創造力的發展。難怪意大利詩人塔索說:“沒有人配受創造者的稱號,唯有上帝和詩人。”讓行色匆匆的現代人靜下心來讀詩已是很難的了,讓忙于應對考試的少年兒童也是一種無奈。在兒童教育這一片自由的天地里,兒童詩的教育卻有著廣闊的空間。兒童詩在整個文學領域里,也許只是一片湖泊中那些含苞待放的荷花。然而,它生長著,這就是鮮活的生命,這就是真實的幸福。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