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艷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領域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的接班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追求與理想。在新的時代,我國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出現了重技能、輕人文的不良傾向,尤其是有關人文素養的課程教學缺乏,這也給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阻礙。本文立足于中職教育的發展,對中職語文人文素養課堂教學面臨的困境和提升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以參考啟示,推動我國中職教育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中職教育;語文教學;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中職學校作為為我國輸送專業技術型人才的培育基地,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當下,也在不斷地調整和修正自身的教育理念,以期更好地順應時代改革的潮流,找到新的發展方向。中職語文教學以其獨特的人文教育內容與文化素養內涵,成了培養中職學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前沿陣地。但是當前我國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有關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情況不容樂觀,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展開對中職語文教學中有關人文素養教育的分析和探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中職語文教育人文素養課堂教學發展的困境
(一)中職學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基礎差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在高中考試中失利的學生,他們無法進入理想的高中進行學習,轉而選擇了進入中職學校學習一門專業知識,來為自己以后的工作就業提供便利。同時,許多學生在選擇進入中職學校的目的只是為了學技術、找工作。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功利化追求,沒有建立起理想、責任這些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念。在中職學校的學生群體中,個人主義占據高地,集體主義的精神缺乏,這與中職語文教育人文素養中對學生高品德、高素質、高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馳。同時一些中職教育的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導不足,一味地要求孩子出人頭地,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關懷不足,也給中職語文教育人文素養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二)中職學校教師的教學側重點有誤
由于中職學校辦學的理念就是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中職學校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會側重于對技能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在以漢語的學習和運用為主要教學目標的中職語文教學在整個中職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經常要給中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讓路。中職學校中好的教學資源也往往不會分配到中職語文的教學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職語文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能力。與此同 時,許多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在日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程式化地完成教材上的指定教學,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如個人的品德、對國家和社會的奉獻精神等的培養卻相對不足,而學生人文素養的缺乏、人文精神的喪失,也從側面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 發展。
二、中職語文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國家對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發凸顯。因此,中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技能教育的基礎上,也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讓中職學校的學生能夠獲得全方位的發展,能夠更加符合國家與社會的需要,在未來的職業生活中能更加游刃有余。
(一)以文學作品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
面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人文素養基礎差的問題,相關的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工作者要積極發揮優秀的教材內容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作用,用優秀的文學作品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善于運用教材內容。當前我國語文教材編寫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文章內容要具有代表性,因此,選取的都是一些國內外優秀的文學著作,這樣的教材內容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榜樣典范作用,學生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可以有效地擴展自身對生活現象和社會百態的認識,從而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次,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學著作,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要有計劃地為學生推薦課外讀物,讓學生保持一個穩定的閱讀量,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外閱讀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如在講解了課文《林黛玉進賈府》后,就可以推薦學生進行《紅樓夢》全文的拓展閱讀,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末世危機和主人公們的悲劇人生。讓學生通過了解《紅樓夢》中的人與情,分清世間的善與惡,正確、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百態。
(二)以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面對中職學校教師教學側重點有誤的問題,相關的中職學校和教學工作者要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重點。在學生專業技能學習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首先,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程式化的教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如使用多媒體技術和“微課”技術來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等。其次,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的力量,積極地把國家和社會的新動向和新發展,通過語文課程傳輸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社會現實的認識,如建設“中國夢”的內涵和外延、“營改增”情況下人們生活的變化等。再次,通過組織互助社團活動和學校文學朗讀比賽等實踐活動,來讓學生加深對語文課程人文素養的理解,讓學生從互動活動中學習到集體主義的精神內涵,從朗誦比賽中感悟到文學作品的深切意義。
三、結語
加強中職學校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的使命。只有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切實的提升,才能讓國家和社會擁有更多優秀的現代化建設人才,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艾玲.對中職語文教學方法創新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6(4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