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摘要】在大力推行課程改革的今天,語文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課堂上師生角色轉換不明顯、教師對學生的創造性引導不夠、師生關系需重新審視等諸多問題。而進行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積極性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在如何進行自主學習方面?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這些都是倡導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學語文;自主學習;語文教學;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有人說:“21世紀,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會學習的人才。”因此,我任教以來一直在探索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不僅“備課文”,還要“備學生”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遵循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
首先,備課時應關注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羚羊木雕》這一課時,我運用了提問的方式進行導入。課前詢問他們:“同學們,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你有沒有和你們的父母鬧過矛盾?”學生思考了幾秒鐘,便七嘴八舌地回答起來,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快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獲得一種優越感,從而愿意主動地參與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
其次,備課應考慮學生的層次。由于一個班的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備課時應考慮到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例如在講《傷仲永》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借助工具書與注釋疏通文意,接著請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試著翻譯,我再講解重點字詞,最后我再請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進行翻譯,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主動地參與活動,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進步。
二、有效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最能體現“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環節。但是,如何才能將這種教學模式有效的運用到語文課堂中來呢?
第一,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自主學習絕大部分都體現在預習這一環節上,但恰恰這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由于學生的預習情況不同,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常常檢查預習情況的這個工作就被我們擱淺。
第二,教師應適當指導。自主學習雖名為自主,但仍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沒有教師的指導,沒有可供自主學習的辦法,自主學習就永遠只是一句口號。
第三,學生自主探究,啟發學生思維。語文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創造問題情境和條件,提供輔導材料,通過學生多種感受和經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第四,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一直以來,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都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四人一小組在課堂上探究疑難問題。這一個環節看似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但也有其弊端,不排除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與本節課無關的話題。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小組長,教師提出疑難問題,小組長要及時組織組員參與到討論中來,使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出一份力。
第五,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用于現在的課堂教學。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那么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角色,從講授者變為引導者,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不敢提問是當前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故意弄出錯誤來,逐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學習《丑小鴨》這一課時,我故意順著文章的意思,指出:“只有經歷過磨難,才能成功。”學生經過思考,認為這句話說得太絕對,并列出了一系列的實例,最終證明這句話過于絕對。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提起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興趣,讓他們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愛上從課堂上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 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六,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傳授與接受的關系,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關 系。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應形成新型的師生關系,用“嚴”和“愛”相結合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在課后作業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業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為達成學習目標而進行的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鞏固和補充。但是,學生的課后作業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到底該怎樣有效地布置作業?
首先,應選擇開放性強的作業。給每個學生都留出充分自主發展的余地。例如在學習完《散步》一課時,學生對課文里和美的家庭氣氛都有深深的感觸,于是我便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現在請大家寫出你最想對你的家人說的話。希望回到家之后,你能夠親口告訴他們你對他們的愛。”這樣開放性的作業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都表達了自己都親人的關心與感謝。
其次,自主選擇課后作業。布置作業應有一定的層次。如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布置一些拓寬思維的練習;寫字不認真的學生,可布置一些抄寫的作業,并要求他們認真書寫;接受能力較差的個別學生,如果布置成一樣的作業,他也不能完成,而且不利于他對知識的掌握。針對這種情況,就可以布置一點識記生字、組詞的練習,并對他的進步加以肯定,激發其學習的興趣。使其愛上語文,堅定學習語文的信心。
總之,中學語文教學只有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相信,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一定會讓自主學習成為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每一堂語文課都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