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正
【摘要】語文作為初中三大學科之一,愈來愈受到關注,并成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后,初中語文教育更加注重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引起廣泛關注。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構建,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本文重點分析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從而闡釋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互動教學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互動教學;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教學本質上是“教”與“學”的結合,“教”是指教師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是指學生獲取知識,教學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知識的互動。構建互動教學模式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同時,有利于提升語文課堂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信息之間的雙向傳輸。
一、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課改要求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課改后教學發展的需要,互動教學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主動獲取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標。
(二)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
受我國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初中語文學習仍舊以學生成績為主,為中考升學打下基礎,于是教師一味追求知識的灌輸,忽略學生的感受。且語文作為一門文化學科,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往往覺得枯燥乏味,使得學生難以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但互動教學模式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自身獨特的理解及感受,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意義。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互動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促進課堂角色的轉換,構建互動課堂
促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角色轉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例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過程中,此篇文章以文言文形式展示,晦澀難懂,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致,但通過互動教學,引導學生思考,感受詩人雖遭貶謫卻仍懷濟世安民之心,并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更能夠促進學生的深層次思考。
(二)拓寬教學渠道,加強課堂互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應不斷拓寬初中語文教學渠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集圖文、語音及畫面為一體的功能,既能提高語文課堂的靈動性,同時活躍了語文教學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沁園春·雪》這一課程學習中,可以通過增加壯觀的雪景,并通過長江、黃河等雄偉壯觀的景象,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山河的壯美,學生在感慨我國大好山河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愛國熱情及民族自豪感,并將這情緒引入到文章學習中,有利于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同時,也可利用QQ群組、微信等交流軟件建立學習小組,教師可在群內布置作業并解答學生日常學習中遇見的問題,不僅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深入了解學生興趣
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了解學生語文學習心理及學習需求,并以此為依據開展語文全面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例如在《出師表》一課中,教師可分解為: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劉備白帝城托孤等故事情節,以講故事形式展現《出師表》這一課程,既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了解當時政局特征及時代背景,同時體會課文的整體情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四)激活學生思維,增強互動力度
教師通過課堂“傳道、授業、解惑”,實現自身價值,學生通過課堂不斷獲得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課堂成為教師及學生共同學習、發展的舞臺。且新課改后,不斷要求轉換角色,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在初中語文課文《干將莫邪》這一課中,作者主要以敘述故事的形式襯托人物的性格及特點,本文共分為四段,展現了事情起因、經過與發展,充分展現赤為父報仇的決心及對楚王的恨意。
(五)巧妙設計問題,增強互動溝通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文章實際巧妙設計問題,并采用分組討論及課上回答形式交流、解決問題。仍舊以《出師表》為例,這篇文章是諸葛亮為北上伐曹而給劉禪上的奏疏,但從文章整體而言,諸葛亮的建議都不是從北伐的角度提出的,分析諸葛亮提出了哪些具體意見?通過問題的設計,學生展開討論及思考,并將討論結果在課上進行闡述,不僅增加了語文課堂的課上互動,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率,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團結意識,有利于班級學習氛圍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構建,不僅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有利于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語文學習質量。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構建,從多種途徑進行拓展,拓寬語文教學內容及方法,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資源,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阿拉騰奔布格.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7(10).
[2]孔丹.互動式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更精彩[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8).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