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花
【摘要】如何構筑高效課堂?這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有效的課堂,就是學生有收獲的課堂,有效的教學就是使學生得到發展的
教學。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就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關于如何構筑高效語文課堂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構筑;高效;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改革發展,教師們都在致力于提高課堂效 率,構筑高效課堂。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使學生學得快,知識接受得多。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能逐漸喜歡學習語文這門課程,并收獲良好的成績。那么,如何構筑高效語文課堂呢?本文就自己的教學體會,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粗淺的看法。
一、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創造出融洽、民主、恬靜、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和批判的寶貴精神,使雙方盡快進入智慧交流的狀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求知欲,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保持端正的學習態度、活躍的思維,從而收獲最佳的教學效果。老師要俯下身子做學生的朋友、聽眾,認真、親切地聆聽學生的心聲,通過心靈的交流和溝通,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老師要走進學生,了解中職生的心理,剛柔并濟,恩威并施,讓學生從喜歡一個老師到喜歡一門課程,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主動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構筑高效的課堂。
二、精心備課,以教促學,構筑高效課堂
精心備課,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增長知識的教學過程,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必須做到認真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法。要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要求教師必須有深厚的知識積淀、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根據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優化教學過程和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巧妙置疑,調動學生活躍思維,構筑高效課堂。例如在準備高教版拓展模塊教材上的《祝福》一課時,我這樣設置疑問: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中死去,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同情,反而引起了魯四老爺的震怒,這樣寫有什么意義?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原來這樣寫能營造濃重的悲劇氣氛,深刻揭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之 間的尖銳矛盾,揭露封建地主階級對農村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與迫害,揭示封建禮教、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本質,突出小說反封建的主題。教師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文章的重難點,設計生動的教學過程,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對課堂有興趣,樂于學習,樂于接受新知識,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三、體驗成功,激勵創造,提高課堂效率
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可以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學生多方面創設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的能力。課堂上學生的某個思路或想法得到老師的肯定和稱贊后,無疑注入一針“興奮劑”,精神和信心倍增,從其眼神和表情就可看出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能更積極地投入下面的學習中去。在教學實踐中,我設計了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對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打分,及時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努力的方向,并和平時的考試結合,客觀地進行評價,定期評選,鼓勵先進,激勵后進,采取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會到創造的歡樂,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學習語文這門課程,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四、端正態度,培養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效率較低,學生成績不理想,大多是因為學生沒有正確對待語文這門課程,學習習慣較差,沒有一定的文學積淀。因此,構筑高效語文課堂,應該注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語文課,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然后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語文學習習慣,應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指導學生學會查找相關資料,儲備知識,熟悉課文內容,根據課文導讀把握文章主題,為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培養學生養成朗讀的習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朗讀能形成好的語感,這是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前提。指導學生朗讀,并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朗讀活動,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語文教師還應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于質疑的習慣,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可以促進教學相長,只有認真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才能真正構筑高效語文課堂。
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構筑高效課堂勢在必行。它是一項復雜的現代系統工程。要完成這項工程,我們教師必須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領域,提高新能力。只有我們有了較高的自身修養和語文修養,才能對各類教材融會貫通、駕馭自如,才能把課講得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富有吸引力,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當學生的智力得以充分開發、能力得以普遍提高,才能實現優化課堂教學、構筑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明新.追求實與活的語文教學[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2]陳凌志.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之我見[J].學語文,2015(1).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