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旦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倡低年級識字教學應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何讓識字教學與情境教學高頻鏈接?本文以人教課標版第二冊《火車的故事》為例,在教學中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學情,以趣味性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一次次的闖關游戲中,提高學習積極性,攻克教學重難點,寓教于樂,快樂識字。
【關鍵詞】識字;情境;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創情激趣,開啟識字之旅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新課標對識字教學中提出了“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猜謎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緊接著我就通過課件,展示出形態各異的四種火車的視頻及圖片,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們在積極亢奮的狀態下展開新的學習。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針對這一階段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扮演的不僅僅是老師的角色,更像是孩子們的伙伴。揭示課題后,趁著孩子們興趣正濃的時候,創設一個乘坐小火車去旅行的情境,在旅途中和孩子一起過關斬將,勇闖拼音橋、智過詞語谷、巧游字花海、探索神秘園、漫步書法屋,最后來到了終點站火車博物館。一路上只有攻克各種“難關”,才能順利通過,繼續前行。這樣匠心獨具的安排,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由被動識字變為主動識字,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識字能力,而且也同時享受了識字的樂趣。因此,整堂課的學習活動都是輕松而愉快的。
二、暢游情境,扎實識字之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由“被動地學”變“主動地學”,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在識字教學上不斷探索更加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課堂上,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課文,讀準字音;之后以火車車廂的形式出現文中詞語,按平翹舌音、鼻音、三拼音分類排列,學生互相提醒讀音,當學生會讀這些詞語之后,再識記詞語中的生字,降低識字的難度。
在識字教學時,我創設“生字花?!钡那榫?,把一個個的生字鑲嵌在嬌艷的花蕾中,美麗的花蕾將單調的生字烘托得更有生趣,對學生的視覺感官起到了正面沖擊的作用。再借助激勵+獎勵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己摸索記住這些生字的好辦法,那么這些美麗的花蕾將為你綻放。此時,學生幼小的心靈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個個都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最后,我有意識地引導組織學生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都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在合作競爭性學習交流之后,學生在反饋識字方法時,都有自己獨特的發現和總結,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猜謎語、生活中識字、字理識字、圖形變換等方法。學生興趣很濃,掌握的生字比較牢固,課堂效果好。
三、匠心獨運,升華識字之本
在識字教學的同時,有機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整堂課如果只是強調識字這一個學習重點,我想必然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于是我設計了“探索神秘園”這一環節。兩個絢麗的金蘋果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到底蘋果中藏著什么秘密呢?打開一看,一個蘋果中藏著含有本課生字的一句話,誰會讀呢?爭先恐后的小手高高舉著,孩子們都能流暢地讀出句子。把生字放入具體的句子中來鞏固識字,使生字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字,而是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這樣的復現,由模糊到清晰,不斷加深,不斷強化,不斷積累,直至學會運用。
另一個金蘋果中則藏著兩個詞“夢想”“世界”,學生很納悶,我隨機講解道:我們不但要把這兩個詞讀正確,如果你能用上它說上一句話,那就更棒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非常樂意,暢所欲言,課堂瞬間活躍了起來,孩子們的語言雖顯稚嫩,但是想象力卻無比豐富,精彩的回答給了我無比的驚喜。在識字的基礎上注重語言的積累訓練,這樣的設計,使學生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詞,還能靈活地運用,更加提高了識字用字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語文是新課標的全新理念,不僅為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而且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苯處熤挥袨閷W生創設一個具體生動的情境,才能讓游戲和情境有機結合,并相得益彰,那么學生的識字與寫字學習才能妙趣橫生。
參考文獻
[1]廖琳.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升識字能力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21).
[2]杜蘊.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模式探究[J].語文教學通 訊·D刊(學術刊),2017(09).
[3]楊鳳蘭.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2).
[4]梁鳳瑾.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