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香
【摘要】讀寫結合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讀寫結合在引導小學生主動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因而被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所推崇。本文就讀寫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列出一些具體的應用優勢。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概述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學活動,關鍵的兩個要素是閱讀和寫作,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可以看到閱讀和寫作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同時又密不可分。重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重視寫作,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據此,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取向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兩部分組合起來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寫作水平。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在閱讀中,學生可以獲得相關知識經驗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可以掌握語言文字的組合運用能力以及寫作表達技巧。教師通過組織學生步步推進閱讀理解與寫作技巧的練習,學生自然而然就能領會并把握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比較輕松得到提高。
三、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應用
(一)豐富學生語言文字與表達方式的積累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工具和交流工具。由于小學生年紀小、生活經驗及社會體驗不夠,大部分小學生接受的語言信息總量有限。因此,語言的儲備量遠遠不足以支持其想要表達的想法或者說是情感。如此情形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必須十分注重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就可以靈活地采取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方式,引導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素材,再指導學生運用學習掌握的語言文字處理技巧對素材進行整合內化。通過反復訓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對語句能夠靈活運用,教師也可以運用所學過的一些語言表達手法或者句子形態,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轉述一句話,讓小學生感受到同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的不同效果,培養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草原》一文中,有很多優美的語句可以讓小學生當作寫作素材積累起來為日后寫作所用,比如:“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教師可以試著讓小學生在不改變原本語句含義的前提下,運用所學過的一些不同的修辭方式,從中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如此,小學生在以后的寫作練習中,會根據教師有意識的引導,運用一些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且意思更加清晰明了的修辭手法,比如夸張手法等,有效地把所積累的一些語言素材與語言組織技巧進行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二)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正處在形成階段,且社會生活經驗與人際交流體驗有限,因此,想要理解一些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就會有一些難度。教師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文章的各個方面進行理解,并循序漸進地深挖文章內涵與思想,實現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現行小學生語文教材,所選取的很多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完成后對學生進行拓展寫作訓練,要求學生對課文精彩段落或者含義深刻的段落句子進行仿寫,巧妙地將作者的寫作手法與寫作特點糅合進去,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例如文章《桂林山水》,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作者寫漓江水的美:“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在引導學生感受、陶醉于漓江水美的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生動、優美。教師在組織指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后,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文中的排比等手法來進行仿寫訓練,讓學生寫寫自己的家鄉,在仿寫中展現自身對所處城市或者地域的贊美之情,也能促進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表達水平的提高。
(三)融入學生生活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靈活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課,教師通過情境講讀,把學生帶入鳥的樂園。從鳥的動作、聲音、外形、顏色,讓學生感受到有很多很多顏色不同、形態各異、不同名字的鳥聚集在一起的熱鬧場面。學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模仿寫一篇例如一群雞、鴨、鵝、牛、羊等動物聚在一起的熱熱鬧鬧的場面。這樣學生就會參考范文,結合平時的觀察與生活體驗,展開豐富的聯想力與想象力,放飛思想,這時候再開始寫作,學生就會下筆有言,言之有物,就能比較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從而使學生形成喜愛閱讀、再不畏懼寫作的良性循環,達到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閱讀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教學實踐中,轉變教學理念,加強語言文字積累,將閱讀教學融入學生生活,培養學生愛好閱讀的良好習慣,加深小學生對文章內容以及思想內涵的理解,重視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寫作表達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朱媛媛.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5).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