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遠聚
【摘要】語文教學,應該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促寫,讀寫聯姻,互惠共贏,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首先,立足課內
閱讀,抓教材文本細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其次,加強學生課外經典閱讀訓練,勤寫多練,以評促讀。第三,開展語文活動,豐富生活,激勵興趣,以評促讀。
【關鍵詞】閱讀;寫作;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我們都知道,閱讀和寫作各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和寫作必須緊密結合起來。現在新形勢下更加注重對經典文化,對傳統文化書籍的閱讀,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應該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促寫,讀寫聯姻,互惠共贏,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一、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的一些具體措施
(一)“讀中有寫,以讀促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指導
立足課內閱讀,抓教材文本細讀,讀中有寫,以讀促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首先,仔細研究課文教材文本的閱讀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與作文的擬題的能力。
例如將朱自清的《背影》改為《父愛》,這就不妥,因為文中凸顯的不只是父親對兒子的愛,還有兒子對父親的愛,背影是貫串全文的線索;又如我在上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課文是分為一、二兩大部分的,但沒有小標題。于是我就訓練學生擬題能力,請給這兩個部分分別擬個標題。學生經過閱讀課文,思考,部分學生擬出了很好的標題,如:一我與地壇,二我與母親;一深愛地壇,感悟生命;二深愛母親,感受親情,等等。
其次,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內教材文本中的素材,并注意收集積累,這樣就可與平常作文中材料的選擇相聯結。
很多優秀的考試作文,其素材大多來自課本,這就要求學生要熟悉課本、認真品讀課文素材并能活學活用。如寫親情方面的文章,可以借鑒《背影》《我與地壇》《祭十二郎文》《陳情表》等;寫清高,不畏強權,就可想到李白、陶淵明等人或《漫畫清高》等文章;寫環保、敬畏生命類的文章,就可參考《敬畏生命》《大自然的語言》《我的呼吁》等文。
最后,注重讀寫遷移,仿寫是讀寫聯姻、互利共贏的好形式。
所謂仿寫,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一句子或某些范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法??煞譃槿潞忘c仿。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引導學生積累摘抄文中經典語句并適度仿寫,或者就經典句子段落的寫法、篇章的結構構思技巧進行仿寫。如我上完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后,覺得這篇文章應該是一篇很好模仿的范文。當時也正值深秋,于是布置一篇題為《我愛故鄉的秋》作文,要求全面模仿《故都的秋》的寫法:總——分——總的構段方式結構全文,先總寫出故鄉的秋的特點,然后按一定的觀察順序描寫故鄉的秋的幾個畫面,在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同時展開聯想、抒發感情,在句式表達上要求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手法。這樣,便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讀寫聯姻,互利共贏。
(二)加強學生課外經典閱讀訓練 勤寫多練,以評促讀
課外經典閱讀作為課內閱讀教學的有力補充,與課內閱讀同樣重要,教師應該向學生推薦優秀篇目、可讀篇目,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組織學生互動交流。
如:A類——文化經典著作(《論語》選讀、《史記》選讀、《孟子》選讀);B類——中外小說(《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名人傳》《科學家的故事》《居里夫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孫漂流記》《駱駝祥子》《童年》《安妮的日記》《孫子兵法》);C類——詩歌散文(《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女神》《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朱自清散文選》《唐宋詩詞選讀》);D類——文學劇本(《西廂記》《雷雨》《茶館》《哈姆萊特》);E類——文化理論(《談美書簡》《語文常談》《歌德談話錄》;F類——人文科學(以考試試卷的科技文閱讀題為準);G類——報紙雜志作文類(《語文報》《讀者》《微型小說選》《高考作文得分之路》《語文讀本》《成語故事》)。
以上課外閱讀書目僅供參考。最好教師或者學生自己能制訂出一個詳細的課外閱讀計劃。
光讀不寫也不行,還應讀寫結合、勤寫多練,以寫促讀,以評促讀。讀后寫作的方法多種多樣:學生要準備專用讀書筆記本,用于做讀書筆記;摘抄,每周要有不少于1000字的文字摘抄,摘抄優美句段,摘抄閱讀過程中感興趣的內容;寫讀后感、寫隨筆,仿寫,續寫,改寫等,每周不少于500字的讀書隨感或評論;剪報也不失為讀寫結合的很好的訓練辦法。
二、 開展活動,豐富生活,激勵興趣,以評促讀
學校領導要重視,要統一開設課外閱讀課,更要重視圖書館和閱覽室的建設;語文教師上課時要抓好語文課前幾分鐘,開展語文活動。同時要抓好學生的早讀課;教師要對學生的摘抄、隨筆、周記、作文定期檢查,及時修改,注重點評、講評,激發興趣,以評促讀;教師可以選讀、選摘、選登,以評促讀,以評促寫。精選學生優秀習作、隨筆、讀書札記等當堂朗讀專題朗讀點評,選摘為文集,選登在班刊、??淮盎蚱渌麍蠹堧s志之上,讓學生在收獲中體驗快樂,提高信心興趣;辦報、辦文學社。以讀寫結合為主題,我們學校創辦了《沃土》文學校報、青春文學社等、通過媒體展示、發表、互動點評等交流方式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促進學生把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各種課外活動的開展,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觀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寫作素材得以增加,寫作欲望逐漸增強,學生就會愿意主動動筆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