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閱讀和寫作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當前不少教師通過隨堂練筆的形式將兩者有機結合開展教學,讓學生模仿相關文章的表述方式進行習作練習,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創造力得到了鍛煉。本文列舉小學語文教學實例,淺談如何有效運用隨堂練筆提高教學效果,為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關鍵詞】隨堂練筆;語文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是該學科的基礎教學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理解認知能力有限,而語文教學單靠理論體系講述,很難讓學生理解和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情感,在寫作能力提升方面更是鮮少有幫助。課堂隨筆使習作與閱讀有效融合,學生就文取材,在寫作實踐中理解文章內容,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實現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標。
一、當前語文教學中隨堂練筆的誤區
隨堂練筆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已較為普遍,但是在具體實施應用中還存在一些教學誤區,具體呈現出兩種極端:一種是應用過于泛濫。在新課程教學改革浪潮的推動下,不少教師認識到教學方式創新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將隨堂練筆放在了重要位置上,進而出現了“每課必練”的情況,這導致有的隨堂練筆缺少主題和針對性。泛濫化的隨堂練筆讓學生難以抓住學習的重點,變得無所適從,久而久之則會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甚至轉而變為排斥。另一種則是練筆次數過少。小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學生理解課本內容并進行模仿寫作練習比較困難,有的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較少開展隨堂練筆,或者利用大作文寫作進行替代,從而讓學生錯過了最佳的寫作練習時間,難以達到學用相長的目的。
二、例談隨堂練筆的有效運用
要避免隨堂練筆的教學誤區,實現閱讀與習作相互促進的教學目標,老師則必須找準練筆的切入點,提升寫作訓練的針對性,讓學生在學與練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提升技能。
(一)概括式練筆
概括式練筆是隨堂練筆中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一種練習方式,這種練筆方式不僅能夠檢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語言表述的精練性。例如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練習,老師在完成課文全文講述后,安排一次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隨堂練筆,一方面可以通過練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是否已經全面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通過限制字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二)關鍵詞練筆
語文課文在表達全文中心思想時會運用一些關鍵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隨堂練筆的方式引導學生查找文章的關鍵詞、關鍵句式,從而抓住全文的重點,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海底世界》一文中運用了排比的句式來描寫海底的聲音,“有的……有的……有 的……還有的……”句式充分展現了海底聲音的豐富性,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寧靜。老師可以讓學生應用該句式進行習作訓練,例如用該句式描寫春節前家家戶戶忙碌的情境,或者是描述運動會上運動員們出色的表現等,讓學生在寫作練習中感受該句式的表達效果,達到積累語言材料的目的。
(三)聯想式練筆
許多語文課文中會出現留白的部分,例如在文章的末尾結束處應用省略號來代替言語表述,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這些留白處也是老師們開展隨堂練筆很好的拓展點。例如《唯一的聽眾》中“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全文從作者“我”本身的角度描寫了“耳聾”老人激勵自己拉琴的故事,而老人的內心活動并沒有描述,文章中的省略號是作者對老人內心世界的留白,由讀者進行思考聯想,這里老師可以讓學生開展隨堂練筆,讓學生轉換寫作視角,從老人的角度出發重新對該文段進行描寫。除了標點符號,許多的詩文也是聯想式練筆的好素材,例如古詩《游園不值》中沒有過多的筆墨描繪春色,一句“一枝紅杏出墻來”給院內的春光進行了留白,老師也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開展練筆,讓學生暢想滿園的春色。
(四)模仿式練筆
模仿式練筆是讓學生能夠最快掌握的一種練筆方式,其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特定的寫作技巧,還能夠增加學生的文字積累,提高習作水平。例如通過模仿文章的句式結構、修辭手法等開展隨堂練筆,能夠讓學生掌握特定的語言表述技巧,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全文運用了經典的“總分總”結構形式來展現小興安嶺四季的變化,這種文章布局形式是最常見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寫作方法之一,在學習該課文的同時讓學生模仿該文章結構進行習作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用該寫作方法。又例如《海市》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描繪戈壁灘的景色,通過開展隨堂練筆的方式讓學生應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景物,可以使他們的文本表述更加的形象生動,更有感染力。
三、結語
隨堂練筆是豐富語文教學形式的重要方式,其通過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的目標。在實際教學運用中,老師要注重練筆形式的豐富性,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要控制好隨堂練筆的密度,使隨堂練筆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當然點評交流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師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卓紅華.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時機的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5(26).
作者簡介:張亞蘭,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見龍亭實驗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