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由尋人啟事的圖片引入論題,接著從“圖比文簡快”“圖比文直觀”“圖比文有趣”三個方面闡述思維導圖比一般閱讀文本的優勢所在,將課題研究的理論進行歸納梳理,用課題實驗的事實引例論證、對比論證。
【關鍵詞】讀圖時代;思維導圖;閱讀文本;圖勝文字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讀圖時代,圖比文更有吸引力。請看下面一則尋人啟事:
這則尋人啟事,文字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它對尋人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而左邊的照片,對尋人的幫助是否大于文字?答案也是肯定的。因為圖片給人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有調查研究表明,在人所接受的全部信息當中,有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其他6%來自于嗅覺、觸覺和味覺。這說明人有著相當高明的視覺感受力。圖片凝固真實的瞬間,以視覺藝術的魅力吸引讀者,其形象性、直觀性無物能及。比起長篇累牘、洋洋灑灑的文字,圖片憑借鮮明奪目的色彩和極具張力的表現手法更易形成視覺沖擊力,吸引讀者眼球。據此,我們可以滿懷自信地說:“一圖勝千言!”實踐證明:圖比文簡快,圖比文直觀,圖比文有趣。
一、圖比文簡快
圖畫的優勢多多,“便于記憶”是其一。而有助于記憶的東西,大凡都是簡潔明快的。思維導圖作為圖畫中的一種,同樣具有簡快的特點。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的文章,其語言文字或許優美華麗,其篇章結構或許縱橫交錯,其藝術手法或許標新立異,其主題思想或許深刻透徹。因此,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著高中生。但是,它們的文字,少則千余字,多則洋洋幾千字,要花上幾分鐘或者更多時間才能讀完一篇完整的文章。如果將這些“千字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轉換,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導圖比原文的篇幅要短,比原文的內容要簡,比原文的閱讀速度要快。有例為證:
粵教版必修1第1課《我很重要》(畢淑敏),全文2074字,有3頁16開紙的篇幅,讀完全文需要三五分鐘。如果將其繪制成“思維導圖”,只需1頁16開紙就足夠了,半分鐘內,圖像盡收眼底?;浗贪姹匦?第16課《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全文867字,相當于2頁16開紙的篇幅。因為是古詩文,閱讀速度很慢很慢,不然,看不懂字義。如果將其繪制成“思維導圖”,兩分鐘即可看懂畫意?;浗贪姹匦?第9課《雷雨》(節選)(曹禺),全文6069字,其人物關系錯綜復雜,一時半刻說不清道不明。如果將其繪制成“思維導圖”,則簡潔明白,大快人眼。
二、圖比文直觀
眾所周知,圖畫與文字比較,前者形象、直觀、有立體感,后者抽象、晦澀、扁平化。圖畫屬于形象思維范疇,文字屬于邏輯思維范疇。形象思維所反映的對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維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觀念,其表達的工具和手段是能為感官所感知的圖形、圖像、圖式和形象性的符號。按照現代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各有不同功能,左半球是語言中樞,主管語言和抽象思維,右半球主管音樂、繪畫等形象思維材料的綜合活動。兩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才能使人得到充分的發展。人的思維活動往往是通過左、右腦機能的“諧振”來完成的。人類大腦處理圖像速度遠遠超過文字。讀者通過多張圖片理解的內容遠比通過閱讀文本容易得多。精心設計、突出重點內容的圖片,會形成高效、引人入勝的高質量資料,它會勝過觀看視頻或收聽播客。圖形和顏色的吸引力明顯大于白紙黑字。
關于“人品”的思維導圖,只要27個字符就鮮明地概括了人品的五個特點。如果讓你寫一篇標題為《人品》的千字文,所用時間幾許?所占篇幅幾許?給讀者的印象又幾許?《人品》的思維導圖,與《人品》的千字文章相比,哪個更直觀?我深信你們會有相同的答案,那就是:圖比文直觀。
三、圖比文有趣
如果說文字是靜的東西,圖片就是動的東西;如果說文字是密的東西,圖片就是疏的東西。動的東西和疏的東西,就會顯得通風透氣、充滿活力,閱讀的空間就會體現出一定的韻律和節奏,能夠對讀者產生刺激,可以增加讀者的歡快感和輕松感。一篇數千字的文章往桌面上一放,顯得呆板沉悶;如果是圖片擺在讀者眼前,是什么景觀?除了有趣之外,還是有趣。
(一)看圖識字有趣
眾所周知,小學生識字教材大都配有色彩鮮明的圖片,那是因為圖片可以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作為中學生,他們的童心亦未泯,同樣喜歡圖文并茂的教材。而現行的中學教材,越來越重視圖片的插入,除了語文學科之外,其他學科教材的圖片不在少數,而且多為彩色圖片。無怪乎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不太感興趣。據悉,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等地的語文教材,與中國大陸不一樣,新加坡的華文教材和中國臺灣的國文教材,均有很多插圖。
打開臺灣翰林版小學《國文》教材,你一定會感覺到,那是裝幀設計非常漂亮的近乎繪本的書。每個單元的首頁都是精美的兩頁聯繪彩圖,色彩鮮艷,構圖巧妙。每篇課文首頁也有與單元首頁色彩格調一致的對角圖畫,課文前后都會配有作者彩照、圖書封面、文化圖片、實物照相等多幅彩色照片。打開臺灣三民書局版高中《國文》教材,每一課皆配合范文內容,繪制有插圖,平均每課有圖4.4幅,編者“冀能以圖詮文”,增進教學效果。臺灣《國文》教材的“附冊”,每篇課文均有結構圖表。
(二)看圖猜謎有趣
看圖猜謎語是非常益智且有趣的游戲,可以啟迪智慧、鍛煉思維、增長知識??磮D猜謎,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它相對于文字猜謎,更具啟發性、幽默性和震撼力。
(三)看圖作文有趣
看圖作文,就是通過認真觀察所提供的圖畫,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想,然后圍繞圖畫的中心,精心構思,用自己的話有條理、有重點地把圖畫的內容及要表達的思想準確地寫出來。它是作文訓練的一種好形式,它能培養你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條理的思維能力?!翱磮D作文”與“材料作文”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圖”與“文”的區別而已。且在多數情況下,或者對多數人來說,用圖展示作文材料,顯得更加新鮮、有趣,更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磮D作文在高考中時有出現。例如:2016年廣東高考作文題。
(四)看圖解意有趣
大凡圖畫,都有畫意和創意。如何解讀其畫意或創意?如果沒有一定的想象力,也許感覺到有點困難。相反,如果想象力豐富,那卻是很容易的事情,真是難易我心知??磮D解意,相當于圖文轉換,在歷年高考中,深得命題者青睞,贏得社會稱道,更令考生在緊張的考試中倍添情趣。例如:2013年高考全國課標卷Ⅱ的圖文轉換題。
下面是我國的“國家節水標志”,請寫出該標志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70個字。
其構圖要素與寓意為:圖標由水滴、手掌和圓形三部分組成。圓形代表地球,象征節水能保護地球生態;手掌托著水滴,象征人人動手節約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條河流,象征著滴水成河。
誠然,一幅好圖的意蘊,遠遠超過一篇有成千上萬文字的文章。“一圖勝千言”,我深信不疑。
參考文獻
[1][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寶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3]劉衛平.創新思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程漢杰.高效閱讀通用教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5]毛繼東.作文能力訓練通用教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6]陳佳民等.語文(必修1—5)[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
附 注
基金資助單位: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思維導圖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2013YQJK149)。
作者簡介:全新,1963年生,中文本科畢業,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化州市第二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學特級教師。
(編輯:蔡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