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燕
【摘要】作文是一種具有計劃性、步驟性的寫作訓練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將自身的價值觀以及個人情感,與語文知識以及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相配合。寫作屬于慢功,在提高自身寫作的同時,需要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加強對閱讀材料的感知程度,提高自身的領悟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身能力。在新課標理念提出后,建立學生行文寫作的教育方案,并且需要寫作能力的培養與學生的閱讀教學相協調,然后在深入領悟教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情感,完善個性。因此,本文便以寫作思維能力培養作為主要的敘述內容,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淺薄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融會貫通;方法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要求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使學生在長時間的閱讀中,養成閱讀習慣,從而獲取更為豐富的知識,對學生整體文化素養的培養和語文水平的提升都有一定積極作用。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自覺積累學習經驗和養成學習習慣。所以,在學生開始閱讀的黃金時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學習興趣,學生因興趣使然,便會自然而然地形成閱讀習慣。關于這一點,不僅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所在,更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
(二)教學現狀
當前教育現狀和教師教學觀念發生很大的轉變,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立場來看當前的教育,明顯已失去一種社會共識。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改變,教師從傳統教育中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如今的教學促進者,并且教師的總體教學策略也在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不僅體現在教學規格上,還體現在教學差異性中。在現代化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被推向風口浪尖,并普遍得到認可。新的理念以實踐為過程,以實踐得出的真理為最終目的,總體來看,新教學理念既重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又非常關注教學過程與方法的運用,以及學生應具有的價值觀。
(三)對閱讀教育的要求
閱讀是自我培養的過程,閱讀更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教師不應以自己對學生閱讀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中,應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閱讀的樂趣中,并且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文字帶給學生的魅力,讓學生產生思考和感悟,從而受到文字的熏陶而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美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樂趣。閱讀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和欣賞文字能力,關于此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應采取機械的教學方式,應讓學生在興趣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逐步培養學生閱讀探究能力和創造性閱讀能力,有創意、多角度地利用閱讀,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期待感。通過閱讀,讓學生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如今閱讀教學中,極大程度受到網絡、手機等高科技的影響,喜歡讀書和會讀書的學生日益減少,這也是有效開展閱讀教學的一大難點。
二、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語文素養包括很多,例如語文積累以及思維品質的提高等,語文學習的真正魅力便是,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彰顯自身的個性化,健全人格。在學習課文知識時,需要對當前的閱讀材料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寫作能力,在閱讀材料時,要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去體驗其中的感情,對文中人物形象進行深入把握與感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寫作能力,使學生可以積極、具有創造力地構建文章。
對閱讀材料進行研讀時,教師需要具有范例意識以及深入挖掘的意識,可以引導學生研讀材料,而不是僅僅對文本解說。材料的內容,學生會很容易搞清楚,但是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對事物的概念進行拓展,指導學生對文章中的敘事手法、表達方式以及表達結構組成等進行學習,在閱讀教學中,著重于閱讀以及作文兩方面的表達,學生可以根據已經學習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剪裁、分類以及重組等學習,將其劃分一類,例如語法修辭、精彩片段以及經典議論等。搭建以課文為范例的作文教材,根據課文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作文積累,將作文教學目標進一步生成,實現閱讀內容以及作文訓練的結構,從整體上領悟文章的內涵,明確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手法將自身的感情進行敘述。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便可以完成課文的認知以及課文的鑒賞兩個環節,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從眾多事例以及作者意圖中完成對課文的領悟以及體驗。如果事例順序顛覆,文章的表達效果又會是如何?對文章的剪裁構思以及表達思想的關系進一步思考。一些文質較美的文章,可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以及文章結構構造的能力,因此,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將作文目標融入其中,教師可以選擇較為優秀的課文內容,將作文目標在閱讀教學中體現,使學生可以研讀材料。
也可以讓學生對精美的片段進行仿寫,仿寫時需要注意,需要挑選質量較好的文章,使學生可以對文章精美的部分閱讀,靈活采用多種寫作方式,例如排比、擬人等,對文中景色進行仿寫,例如在閱讀《荷塘月色》時,文中具有大量的修辭手法,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增強寫作手法的靈活運用能力。
三、結語
優秀的文章都是在各種思維組合下完成的,因此在寫作教學 工作中,需要堅持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訓練,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活躍,可以在寫作時有感而發、有內容可以寫,提高對作文產生的興趣。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便是在于各種思維習慣的培養,最終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寶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6).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