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采華
【摘要】記得一位先哲說過:“上帝賦予每一個人多么巨大的財富!你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聽,有手足可以觸摸,有心靈可以感受?!北疚闹饕勗趯W生寫話興趣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多個感官的參與,達到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多渠道激發寫話興趣,培養寫話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寫話教學;興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的低段寫話教學要求“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解析可知,對低段兒童的寫話能力培養首先要從興趣培養入手。同時,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表明,低年級學生更易于接受直觀形象的東西,更富于幻想,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寫話能力的培養,容易激發其寫話興趣,培養其觀察力及想象力、口語交際能力,養成良好的寫話習慣。而作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陣地,學生學習、合作、探究的主場所,課堂是激發兒童寫話興趣、培養寫話能力的主渠道。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有方,引導得法,學生定會“望文生趣”“樂于寫話”,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引導,激發興趣,讓學生做到樂于寫話、暢意表達呢?
一、1分鐘故事會或讀報會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發現低段兒童由于課外閱讀量還較小,對社會接觸面太窄,缺乏寫話的素材,或寫話的素材與日常生活缺乏聯系,寫話沒有內心的體驗,缺乏內心表達的需要,使寫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從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每天第一節語文課上課前1分鐘,由教師講述一個短小有趣的故事,要求學生簡要說說“我聽懂了什么,我有什么收獲,我知道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并循序漸進地過渡到由學生來講。長期堅持,學生在閱讀與聽說訓練中,既開闊了知識視野,獲取了大量課外知識,也培養了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為寫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良好的傾聽習慣也隨之悄然形成。
二、識字變變變游戲
識字是小學低段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將識字與寫話有機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豐富識字方法,激發學生識字和寫話興趣,也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如教學“花”字,學生根據已有的積累和經驗進行組詞“鮮花”“花生”“禮花”“桃花”……這時教師進行適時引導:你能用你組的詞說一句話嗎?比比誰說得最完整,最清楚?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學生爭先恐后回答:我家客廳里有一束鮮花,把客廳打扮得真漂亮!大年三十的晚上,滿天都是五顏六色的禮花,好美麗!春天,桃花開了,粉紅粉紅的,就像小朋友的臉蛋……這時教師順勢讓學生將所說句子寫下來,雖然僅僅是一句話,卻讓學生記錄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所見所聞。但由于是低段學生(主要是一年級學生),識字量還較少,因此,這一游戲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即多說少寫——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時,可以充分地說,但要求學生寫時,只選取一個學生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詞語進行寫話練習,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學生的寫話興趣也容易持久。
三、圖畫配音我能行
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依托文本,去觀察去發現并進行大膽想象是寫話興趣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新課標低段的教材插圖與配畫特別豐富,是唾手可得的寫話資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仔細觀察、大膽想象的基礎上,先以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或語言激發學生進行看圖說話練習,再讓學生按怎么說就怎么寫,將其形之于文。對于教材中豐富的插圖與配畫,引導學生進行給圖配話練習,并形成習慣。隨著天長日久的堅持,一年級第一學期結束后,學生給圖配得已不僅僅是一句話了,而是一段話,內容也在觀察的基礎上加入了豐富的想象。
四、立足課內文本,進行仿寫及續編練習
部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程資源極具開發性及拓展性,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與想象能力訓練的最佳依托,同時也是進行想象寫話的有效途徑。如《雪地里的小畫家》等課文,都是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或續編的絕佳材料。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在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讓生懂得了小畫家可以幫我們實現心中的美好愿望,這時教師乘勢而進:“如果你是一個小畫家,你會做什么?”學生充滿愛心與親情的答案脫口而出:“假如我是一個小畫家,我會給遠方打工的媽媽畫一架飛機,讓她能在想我的時候,再也不用流淚哭泣,而是乘著飛機,飛到我的面前,把我緊緊抱在懷里。”在學生進行仿寫或續編時,老師精心設計問題、巧妙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做到說寫結合,讓學生對寫話產生興趣,從而培養寫話能力。
五、動手操作練習寫話
以教材相關內容、要求為依托,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活動,然后介紹制作、實驗、游戲過程,或描述小制作的外形,游戲時的歡樂情景,然后把這些都寫下來?!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活動本身即是學生喜聞樂見、樂意參與其中的活動,學生在其濃厚興趣的引領下,其參與的激情高漲,活動的過程自然開心,活動的感受自然深刻,寫話時自然有話可說,下筆如有神,其真情實感躍然紙上。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努力創設氛圍,憑借文本依托,使學生敢說想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樂說善寫,引導使學生會說會寫,有效地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服務。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