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云
【摘要】近年來,處于初中學段的學生,因為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一直處于被教育的位置。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在學業上有沉重的壓力,考試前后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而當下的社會模式,以獨生子女居多、單親離異家庭多,這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造成學生的思想出現復雜化、偏執化的態勢。傳統的教育方式對這些學生思想多元化的影響力和有效性已經微乎其微。因此,近年來,學校越來越多地發現學生有心理問題的增多,只憑學校開設的心理課程,并不能真正地解決學生復雜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初中;自我成長;傳統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社會因素及學生心理的現狀
由于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原因,逐漸發現通過寫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方式下,宣泄自己的情緒,甚至在和教師的互動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面對真實的自我。學生在進行表達性寫作時,通過敘述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展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反映。在寫作的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宣泄了自己的情緒,使一些消極、負面的情緒得以凈化,從而更加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二、表達性寫作對初中生自我成長的影響
從教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寫作,特別是隨筆、日記等寫作方式,是一種效果非常顯著的宣泄和減壓方式。就我們個人而言,也會運用寫作去解決自己潛意識中的“心理問題”,這是一種非常直接、便捷且有效的宣泄方式?,F在的中學生,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但由于生理年齡不成熟和社會經驗少,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不順,和父母生了氣、在同學那里吃了虧、感情受挫、家庭突遭變故等情況下,不懂得運用正確的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緒,而是選擇頂撞父母、和同學打架、自我壓抑、喝酒、抽煙甚至傷人等途徑尋找情感的宣泄出口。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可以引導這類學生把不好說、不想說、沒處說的情感用“寫出來”的方式直接釋放壓力,緩解學生的情感壓抑,疏導憤怒、憂傷、抑郁等導致心理不平衡的消極情緒,讓表達性寫作成為將不平衡心理趨向平衡的過程。隨著寫作行為的展開,把心聲吐露在隨筆、日記本里,有效地排遣壓力,化解孤獨、哀傷、失落、苦悶等情緒。
(一)宣泄壓抑的“真實自我”,化解心理陰影
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和很多成人一樣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在家長、老師面前壓抑自己的“真實情緒”,表現出自認為的“成熟”。其實這是造成壓抑自我意識的最直接原因。
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釋放自我,會讓他們隨著寫作行為的發生,逐漸認識真實的自我。這就像給他一個舞臺,讓他在屬于自己的劇情里不用顧及日常自我的角色、身份,不用遵守社會的、家庭的、學校的重重規矩,肆意恣睢地在文字中表現自我,宣泄被壓抑的情緒,調節自我心理平衡。讓他成為自己的觀眾,讓他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認清自己,看到劇情中自己的表現,評判自己行為的是非對錯。對于心里受創的初中生來講,一次次寫作的過程,就是一次次重塑自我的過程,“寫作就如同一條‘疏導渠一般,幫助他疏通了人生的苦悶,令他不斷成長與成熟”。
(二)為“創傷”打開一扇治愈“心靈”的窗
對于遭遇家庭變故、親人離世、身體缺陷等狀況的初中生來說,自身的“創傷”使他們對自己產生懷疑、不滿、自卑等嚴重的“心理隱疾”。心理學認為當事人要從自身遭遇中解脫,必須在心靈和精神上重新認識自己,找到精神寄托,并且激發生命中存在的潛能,才能使靈與肉得到協調統一。而文學創作無疑為這一類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心靈幫助,使其心靈不致頹廢,精神不致殘疾,從而勇敢地生活下去,以積極心態面對必須要接受的殘酷現實。
“寫作就是要為生存找到一個到一萬個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個生物過程,更是一個充實、旺盛、快樂和鎮靜的精神過程……”(史鐵生)由此可見,表達性寫作可以為“創傷”打開一扇治愈心靈的窗。
(三)打破疏離,不再封閉自己
在現代社會,人越來越物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顯冷淡、復雜、虛偽、功利,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封閉自己,備受孤獨、寂寞的折磨。中學生在這種社會形態的影響下,逐漸變得無法融入社會、融入集體。但人類天生有愛群居和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本能需要,更渴望歸屬與愛。很多中學生更熱衷于在網絡里尋求心靈慰藉,互聯網縮小了他們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這使得現在的中學生疏離自然,疏離集體,這和人與生俱來的集體歸屬感產生矛盾,造成他們既疏離又封閉的矛盾心理。當然,通過寫作來治療和融合這種疏離與孤獨感也是常見的事。通過寫作,表達對美和自由的信仰與追求,抒發內心的渴望,尋求同類的認可,同時也讓別人了解自己,將矛盾外化,通過寫作宣泄內心的需要,彌合有機生命整體與外界客觀環境的疏離,以達到“集體性的”意識,逐漸打開封閉的自己,接納社會,接納自然。
總之,表達性寫作是情緒宣泄的方法之一,類似于心理學中的藝術治療,是一種新興的心理干預療法,并且能有效改善個體的身心健康狀況。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就是這種治療的提倡者。最近這幾年,表達性寫作的治療方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其社會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它的社會接受度在不斷上升。有研究發現,表達性寫作可以改善寫作者的健康狀況并具有長期的效果。
如果教師能夠謹慎、有目的性地利用好表達性寫作的治療效果,即可減少現代中學生各種不健康或者亞健康的心理狀況,改善現在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于社會、學校、家庭中的矛盾現狀。最重要的是,中學生通過表達性寫作來調節自我、改善自我,真正實現自我成長。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