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燕
【摘要】在當前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得到廣泛應用。作為新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豐富教學內容,對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影響。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成熟,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加強對多媒體技術應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社會生活產生極大影響,多媒體技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教育行業中對多媒體的應用發揮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中引進多媒體技術實現文本知識與聲音、圖像等效果的結合,實現對小學生各感官的刺激,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一切未知的事情展現強大的好奇心,并且對喜歡和感興趣的事情產生強大興趣。針對小學生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有效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結合音頻、視頻。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大程度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視覺和聽覺上對學生感官加以刺激,可以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情感
語文知識涉及不同方面,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審美能力,為獲得更好效果,在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比如將語文教材中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以視頻和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文章中的描寫情境,從內心萌生出對自然的熱愛和欣賞,更好地引導學生投入到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中不僅涉及自然風光,同時還包括風土人情、人文情感等內容,單純地對文章進行講解學生無法想象到,但是將這些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調動學生各感官神經,培養小學生的美感,陶冶學生情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促進小學生身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熏陶,在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知識掌握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美感,對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有積極影響。
(三)拓展視野
當前小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一般在40分鐘左右,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有限,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講解更多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獲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識。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技術的結合,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獲得教學資料,拓寬學生的學習知識面,同時在學生產生興趣時灌輸相關知識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語文教學中,不僅是簡單的識字、寫字,還承擔著對文化素養和思想情感的培養,幫助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二、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
自從多媒體技術得到推廣使用后,教師便對多媒體教學產生依賴,無論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多媒體教學都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所以,對于多媒體過多使用是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之一。多媒體技術為教學帶來便利,但是教材中的內容并不是全部適合通過多媒體展現,多媒體教學法只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并不能起到完全代替的作用,由于在教學中忽視板書等教學方法,導致多媒體教學效果受到限制,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阻礙師生交流
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和學生,所以課堂交流會更加重要,但是在多媒體教學中,會降低師生之間的交流程度,大多時間利用多媒體實現互動,師生之間有了計算機這一教學工具,阻礙師生交流,不利于小學生情感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實現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
傳統教學法并不全是缺點,比如口授教學法對增進師生交流就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的板書、肢體語言等對傳授知識有重要作用。傳統教學法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經受時間的考驗,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比如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情況實現隨機應變,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課堂動態。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主要以視頻、音頻等方式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知識。在教學中,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法實現有效結合,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把握課堂節奏,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比如在教學中涉及看圖說話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而利用板書對圖片內容進行分析。多媒體技術之所以得到廣泛應用在于其技術的強大性,可以將靜態圖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傳統教學法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在多媒體技術下讓學生真正感受所表達的內容,增強小學生想象力和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與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可以實現互相補充,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技術的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活躍課堂氣氛,將教學中無法理解的內容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讓小學生有直觀地了解和體會。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展現突出特點,不僅可以將學生不喜歡的內容轉化為具有趣味性的教學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此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難點,為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教授段落劃分為例分析多媒體教學在重難點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傳統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對教材課文內容進行講解,教師將劃分技巧講授給學生,但是以劃分好的文章為例進行講解,并不能使學生對劃分技巧實現有效應用。而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相關的、層次分明的范文進行講解,重點講解如何劃分段落等技巧和方法,其次,再選擇幾篇范文,取消段落劃分,讓學生對相關技巧進行練習。最后,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寫作實現對寫作技巧的運用。多媒體在重難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
小學語文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其中對小學生的情感教學是重中之重。通過良好的情感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感情,進而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小學生成長和學習中形成正確良好的審美能力,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材是經過嚴格篩選的,所以教材中的修辭手法、字詞句的使用以及情感描寫表達等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具有重要作用。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小學語文課文教學中有一個不變的要求就是實現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要求在教學中經常被教師忽略,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要求對培養學生思想情感有重要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情感教育呢?教師可以下載課文的音頻文件,在課堂教學中播放,讓學生跟讀,從中體會課文的情感,并且在跟讀中可以學習課文朗讀的正確方法,進而豐富學生思想情感。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和圖片等激發學生感受,引發共鳴,讓學生從內心感受文章內涵和思想情感,了解作者的情感態度,更好地理解文章。比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小學生播放音頻文件,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之后還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中所包含的情感,從而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結語
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新型教學手段,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為發揮其最大作用,在教學中應當實現對多媒體技術的科學運用,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更多活力和動力,從而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魏紅顏.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6(36).
[2]劉印華.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2016(29).
[3]簡新喜.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69).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