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雪珍
【摘要】語文在小學階段所發揮的地位十分顯著,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工作。隨著教育新紀元的全面到來,針對小學生所開展的語文
教學,在教學方法上發生了顯著變化。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已經不再將閱讀與習作分割開來展開教學,而是將兩者有效結合,構建新型語文教學體系。鑒于此,筆者主要圍繞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的整合教學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習作;整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整合教學方法
(一)明確教學思想
為了踐行讀寫結合語文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展開重新定位。要知道,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學生才是語文課堂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語文學習體驗,鼓勵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積極融入語文課堂中。當學生在閱讀中有寫作欲望時,教師千萬不能限制學生的這一思維。而是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模仿閱讀中語言表示方式,結合自身創新思維,進行句子改編、創作。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點要素,作為語文教師,要想辦法讓語文課堂呈現得更加有趣。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并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和寫作中。教師不妨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并以具體事物為例,鼓勵學生抒發自身見解及感悟。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掘文學內涵,提升社會認知。
(三)注重學習過程
區別于傳統語文教學,新時期教學注重的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多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合理分配語文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在語文學習水平評價中所占比例。鼓勵學生,讓學生自主參與文本閱讀,并圍繞閱讀內容書寫讀后感,在亦讀亦寫過程中,學生能夠就語文知識形成扎實記憶。
二、重視課內閱讀與習作的整合
(一)抓住精彩段落,為學生預留仿寫空間
小學生模仿能力很強,教師不妨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性,組織學生就課文內容展開仿寫。小學生在仿寫過程中,能夠就某些事物的表現手法有一個思想的認知,經過仿寫與訓練,學生便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以《山中訪友》為例,這是一篇小學經典文章。教師在帶領學生完成閱讀后,不妨鼓勵學生根據文本中的優秀語句進行仿寫訓練。因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他們對美的定義也存在較大差別。有學生認為在《山中訪友》這篇文章中,“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寫得很好,將大自然清香秀麗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這一句式進行造句,即“撿起一片花瓣,顏色鮮紅,宛如那火熱的朝陽,撿起一塊石子,清脆透亮,宛如價值連城的瑪瑙。”同時,其他學生表示此篇文章中運用了很多排比句式,能夠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到大自然的真實感覺。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模仿文章中排比句式,就自己喜歡的景、物進行仿寫。就這樣,在亦讀亦寫、讀寫結合過程中,學生不僅對《山中訪友》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還有效掌握了文章中的語言表述方式,對學生未來寫作技能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二)抓住生活片段,鼓勵學生積極仿寫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中包含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文章,教師不妨在語文課堂上,引入具體生活事、物。引導學生學著課本寫作手法,就生活中某一類型的事物進行描寫與創作。以《山雨》為例,這是一篇經典文章,其中關于山雨語言描寫十分生動。作者通過描寫山中的雨景,從而表達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妨鼓勵學生模仿《山雨》寫作手法,在課堂上進行仿寫訓練。學生以雪為景色展開語言仿寫,即外面飄著鵝毛般的雪花,雪一點點大起來了,一會兒的時間,地上就變得雪白雪白的,就像身披白裝的公主一樣,端莊而秀麗,整個城市被大片白色籠罩著。就這樣,學生依據《山雨》中比喻、擬人的寫作手法, 就自然中的另一景物——雪,展開了自主的創新描寫。
(三)針對課文留白,進行補充擴寫
有時留一點想象的空間,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可能更有幫助。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妨為學生預留一些留白,讓學生針對未知領域,進行大膽想象,以此訓練學生的語文創新思維。補白教學,是讀寫相容的一種重要手段,教師鼓勵學生在閱讀完文本后,就未知的事物發展情況進行續寫、擴寫。以《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當學生閱讀完后就“這對父子幸福地擁抱在一起”后續發生的事情進行續寫。如這個小男孩在許多年后,回憶此次地震,并暢談自己當時的感受。就這樣,讓學生自主創作與續寫故事,從而讓閱讀文本內容更加豐富,也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
三、課外閱讀,以讀促寫,讀寫相融
除了課上閱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展開課外閱讀,為學生推薦一些正能量、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學著作。比如《童年》《魯濱孫漂流記》等,學生在閱讀時要注重思考,在讀后書寫讀后感。這樣,在讀寫相融合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能夠深入領悟文學名著內涵,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自身寫作能力。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作為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在語文素質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
四、結語
語文對小學生來講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關系到小學生的思維建設、能力開發以及素質養成。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學好語文,教師需要重新構建語文教學思想,將閱讀和習作這兩個十分重要的模塊結合到一起。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具體地就語文知識展開學習,以便學生所掌握的語文內涵更加豐富,語文實踐技能更加扎實。最終實現以讀促寫、讀寫融合的語文教學新形態。
參考文獻
[1]丁璇.淺析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6(23).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