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樂器學習已被提到日程上來,人們稱之為“樂器進課堂”。2013年我校將口風琴教學引進課堂。在四年的嘗試和實踐中,口風琴在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口風琴;興趣;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器樂演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蔽疑钌畹馗械剑涸诜D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得越來越輕松,學生學得越來越帶勁。
一、趣味學習貫穿口風琴學習的始終
在學習口風琴的過程中,學生由于長時間的學習會覺得吹奏口風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因此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至關重要。音樂學習注重學生學習音樂的愉快過程,從中得到快樂和情操的陶冶。怎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口風琴也充滿快樂,讓學生更加喜歡音樂呢?
(一)有趣的手指操——口風琴學習的鑰匙
1.演唱中練習手指操
我結合課本歌曲、設計動作鞏固口風琴的吹奏手型。例如四年級第七冊第一課《采菱》中,一開始曲調比較舒緩時做手型抱球狀的練習,到歌詞“這里的清泉香噴噴,這里的水菱甜又香”時做甩手的動作。這樣既能復習課本歌曲,又能有效地活動掌指關節和讓手型得以練習。
2.手指操趣味練習
課堂實踐中,我將枯燥的手指練習,變為“回聲”練習。例如我吹奏do re mi三個音,學生進行同向模仿演奏與反向模仿演奏,也可以進行三音顛倒練習。這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手指靈活性,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聽音能力。
(二)耳熟能詳小樂曲——五指定位進行學習
備課中,我設計、選取學生耳熟能詳的、有一定主題和趣味性的小練習曲。例如在學習正確手型和手指抬指方式時,為避免枯燥的練習,先重點進行右手do re mi 三音訓練。我選取了《小寶寶睡覺了》和《瑪麗有只小羔羊》帶領學生進行練習。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逐漸認識了fa sol兩個音符。因此吹奏了五音小樂曲《劃小船》、《歡樂頌》,對學生五個手指的靈活運用進行了練習與鞏固。
(三)小樂曲——多種指法技能系統學習
隨著樂曲難度的增加,學生需要進行系統的口風琴指法技能的訓練。其中涉及到的技能有擴指、縮指、穿指、跨指和轉調。例如《閃爍的小星星》中第一次接觸到五指定位以外的音符la,因此微視頻中重點演示的是五指如何從sol擴展到la,學生在由慢到快的學習中,逐漸掌握和了解了“擴”的含義,通過實踐掌握了擴指的演奏方法。
二、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將翻轉課堂模式帶入口風琴教學。課前我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口風琴微視頻的拍攝,讓學生課前進行觀看與自學。例如對《劃小船》低聲部進行學習時,微視頻中我會完整演奏低聲部,讓學生能夠完整地進行,直觀清晰地看到演奏的具體過程。樂句53 0 ︱ 42 0 ︱ 51 23 ︱ 13 1中,re與sol之間的音位跨度較大,由二指轉到一指。對于這一難點,微視頻先分解進行講解,再多遍演示,最后與樂句結合進行完整樂句的演奏。這種模式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的欲望。
課堂上,播放微視頻會有對重點、難點的講解。音樂課在此時,不需要任何紀律形式地組織,每個學生都會聚精會神的觀看,按照視頻的提示在口風琴上進行無聲的練習。我經常會聽到學生主動的邀請:“老師,還能放一遍嗎?”再次播放時,學生會更加專注,生怕漏掉一個細節。
三、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口風琴的課堂學習中,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翻轉課堂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小組合作形式地運用。我將全班同學按照座位劃分了四人小組,每個小組的組長就是音樂方面相對優秀的學生。會鍵盤的學生能手把手地教其他同學進行練習,并將發現的問題匯總進行反饋。在微視頻進入學生的視野后,學生從最初的觀看微視頻進行學習過渡到微視頻的錄制。很多學生都想嘗試自己進行微視頻的錄制。他們從簡單錄制一個樂曲的完整演奏,到后來關注到重點、難點樂句的分析與演示。學生的探究能力逐步提升,在自我提高收獲的同時,把探究中的發現共享給班級每一位同學。
口風琴的課堂教學,變化最大的就是學生。他們變的越來越敢說、敢做、敢為。敢說即越來越多的學生大膽發言,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做出評價。敢做就是學生自愿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進行指導。敢為就是更多的孩子敢于展示、表現自己。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作者簡介:夏一榕(1980—),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學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