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煜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日益推進,音樂教學在高中教育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地位逐漸凸顯。特別是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背景下,積極開展音樂教育既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的,又能夠提升學生身心素養。所以說,高中教育教學中,教師創新音樂教學理念與方法,可增強學生積極性,提升教育效果。本文就新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創新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新形勢;高中音樂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時代發展的新形勢下,科學技術得到不斷進步發展,而且信息傳媒發展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國家更加重視新課程改革。因此,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步伐以及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傳統形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喪失優勢。現階段,高中音樂教育期間,教師應注重教學的多元化發展,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積極創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興趣缺失
目前,部分高中生在音樂興趣上相對缺乏,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高中學生在接受音樂教育的時候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另一方面,應試教育所引發的負面影響,使學生興趣下降。[1]從家長角度出發,部分家長錯誤地認為音樂學科僅僅是副科,其重要性要遠遠小于語數外這些學科。這種情況下,高中生受到家長以及高考的雙重壓力,逐漸放棄音樂學習,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音樂潛質的發揮。從學生角度出發,部分學生主要是為了報考音樂院校,才開始學習音樂的。這些學生往往自身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只能夠借助音樂進入自己所理想的學校,基于此,面對音樂根本就談不上興趣。
(二)教師及學生很難在教學內容上引起共鳴
現階段,高中音樂過程中,往往會包含很多古今中外名曲,這些名曲屬于全人類的藝術瑰寶,然而很多高中生對其認識嚴重不足,所處時代使其很難充分了解作品創作背景或者是所描述的創作特征等。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師以及學生在實際音樂教學期間,就很難在內容上產生共鳴,不利于音樂教學創新。
二、新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創新路徑分析
(一)創新音樂教學方法
在高中音樂教學方法創新期間,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創新:(1)運用故事教學法有效吸引學生目光。具體來說,教師在組織音樂教學的時候,應該主動將作品創作者的人生經歷科學地融入音樂課堂,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拓展,豐富學生知識面,進而加深學生對于相關音樂知識的詳細理解。總之,故事在整個音樂教學期間的滲透,更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實現有效學習。(2)選擇具有故事情節的音樂作品提高學習興趣。針對學生對音樂作品聽不懂的問題,我選擇了家喻戶曉、具有故事情節的記敘性的音樂作品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為敲門石,在欣賞過程中通過聆聽、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的欣賞并沒有那么難,首先先觀看越劇《十八相送》片斷,了解故事情節,然后開始分段欣賞:從引子部分的音樂中可以找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從愛情主題的音樂中可以感受故事中人特性格氣質,隨著故事情節發展去體驗音樂作品。(3)深入挖掘音樂作品與各學科的聯系,激發探索學習。例如,在教授民歌的單元,我通過欣賞分析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民歌,明白民歌的重要性,通過對歌曲旋律線條的分析總結果出山東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和平原特點,再次對節拍、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分析,總結出山東人的豪爽和正直。最后通過歌曲創作方法的探討總結出音樂與文學之間的聯系。
(二)創造音樂教學物質條件
現階段,一些高中學校不能夠對音樂教育引起高度重視,進而使教學投入嚴重不足,最終影響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2]所以說,高中學校必須要給予音樂教育一定的物質支持,通過改善教學設施以及擴大教學場地等手段,提升高中音樂教學條件,大力豐富學生的課外音樂活動,進而實現音樂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三)構建科學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高中音樂教學評價期間,音樂教育工作者們應該積極轉變傳統形式的單一評價體系,積極構建立體化評價體系。具體來說,音樂教學評價不能夠僅僅看重理論成績,還需要注重技能考察,致力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此外,學校在考核音樂教師科研水平的前提下,還需要增設教學技能考核項目。
三、結語
總之,新改革形勢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創新工作具有較強的復雜性以及系統性。目前,在實際教學創新期間依然存在瓶頸,對高中音樂教育事業有序開展產生了阻礙作用。所以說,現代高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增強自身專業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技能,緊跟時代步伐,總結90后以及00后高中生發展特點,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并借助教學評價等的創新,為培養復合型高素質音樂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