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體的發展背景之下,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大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動力,由此可見將大學音樂教學與傳統音樂文化之間的融合與滲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分析了新媒體的背景下傳統音樂文化逐漸滲透到大學生音樂教育教學的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從而得出一些能夠切實改善大學音樂教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音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音樂文化對于大學音樂教學的滲透意義和價值
(一)促進高校自身發展,提升校園文化水準
隨著我國對于大學音樂教育的不斷重視,以及各大高校之間進行軟實力競爭的趨勢日益見長,對于各大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創新也是十分必要的。與此同時,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各大高校逐漸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到音樂教學的課堂之中,使得傳統音樂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精神。在大學音樂課堂的改進過程中,通過傳統音樂文化的不斷熏陶和滲透,不僅可以促進高校自身的文化水平發展,也可以切實提高校園整體的文化水平,為學生營造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校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自我深造,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其綜合水平發展和提高。
(二)加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學生通過學習傳統音樂文化知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激發自身音樂學習的感悟。在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們掌握一定的音樂唱法或者提高舞臺表現能力,更深層的教學意義就是要讓學生進行音樂知識與自身認識之間的融合,從而達到自我認知層面的高度升華。對于學生很好地掌握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加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學生通過對傳統音樂文化和現代音樂教學文化相串聯,繼而加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以及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便能夠對于音樂文化這一學科有著更為深切的理解。
(三)傳承傳統音樂文化
要想要將傳統音樂恰如其分地與當代大學音樂教學相結合,就務必要通過音樂課堂教學這一實現途徑,通過將傳統文化中的歷史、民族以及語言等多種元素滲透到音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和見識,另一方面能夠切實的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也有著進步意義。
二、淺析新媒體背景下大學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路徑
(一)準備充足的與傳統音樂文化相關的教學課程
學校和任課教師可以通過對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課程的學習和借鑒,來豐富本校的音樂教學內容。例如,印度學校為了傳統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一般不選擇開設其他的西洋樂器課程,但其實印度也在積極地提倡多元音樂文化的發展,不過是把本國的傳統音樂文化擺在了中心地位。因此,在我國的音樂文化課程設置環節中,也要對其進行借鑒和汲取,將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作為學習的必修課程,將外國音樂作為輔助課程,在多元音樂文化的融會貫通中更好地促進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二)利用數字媒體創新音樂教學方法
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要盡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與當代所流行的日韓文化相結合。與此同時,音樂教學通過互聯網及多媒體的配合之下,不僅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能很好地突破傳統音樂文化教學的單一和枯燥的教學限制。在音樂教學的方式上也可以運用心理遷移的方法,通過利用流行的日韓音樂文化將學生們吸引過來,再將其成功引向傳統音樂文化。
(三)為學生創造舞臺實踐的契機
在大學音樂文化的學習進程中,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舞臺表演和實踐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共同發展的良好狀態。教師也可以通過督促學生積極參加當地的民俗表演活動,從而促進學生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以便學生對其更積極地傳承和發展,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知識,進而更好地掌握傳統音樂的文化精髓。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傳統音樂文化很好地與大學音樂教學相結合,不僅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切實促進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當代大學的音樂教育教學課堂也要進行及時的創新與改革,而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支持,便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更好地將傳統音樂文化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
參考文獻
[1]汪敏.淺談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多元文化滲透[J].音樂天地,2016(11):4-8.
作者簡介:邱忠治(1992—),男,漢族,貴州貴陽人,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藝術學碩士,研究方向:薩克斯管演奏、現代音樂理論、室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