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嘉
【摘要】《美妙時刻將來臨》是一首詠嘆調作品,選自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本文章通過對歌曲的創作背景、劇情以及對這首詠嘆調作品的分析,以求為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美妙時刻將來臨》;莫扎特;音樂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歌劇的創作背景和《美妙時刻將來臨》的劇情
(一)歌劇的創作背景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是由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根據博馬舍的同名戲劇改編的作品。這是一部典型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創作的時間處于法國大革命前夕,這部作品具有強烈的社會諷刺性與階級對立性。這首《美妙時刻將來臨》正是選自該歌劇的第四幕第十場,由女主角蘇珊娜所演唱。
(二)《美妙時刻將來臨》的劇情
《費加羅的婚禮》這部歌劇主要講的是伯爵的仆人費加羅和侍女蘇珊娜真心相愛,準備結婚。但是在婚禮的前夕,曾宣布過要放棄奴仆“初夜權”的伯爵竟然改變了主意,企圖阻止他們的婚禮,而聰明的蘇珊娜幾次愚弄伯爵,在這部歌劇的第四幕第十場中, 蘇珊娜一方面寫給伯爵一封約會的情書,另一方面讓伯爵夫人假扮成蘇珊娜前去赴約,從而拆穿伯爵的想法,借此讓伯爵與伯爵夫人重歸于好。因為這一系列的事情,費加羅懷疑蘇珊娜的心意,在這一情景下蘇珊娜演唱了這首詠嘆調歌曲《美妙的時刻將來臨》。
二、《美妙時刻將來臨》的歌曲分析
(一)宣敘調部分的歌曲分析
詠嘆調《美妙時刻將來臨》是由宣敘調和詠嘆調兩部分組成。其中宣敘調部分是4/4拍,C大調,快板。前奏共4小節,由附點、斷音和兩個裝飾音構成,再加上節奏是快板,樂曲一開始的前奏就給人以歡快的感覺,也體現出蘇珊娜此時的內心是愉快的。宣敘調部分的前五句,旋律比較平穩,以八分音符的節奏為主,節奏上沒有切分和附點等節奏型,敘述性強,而之后的旋律使得整體氣氛更加柔和。從第18小節的降B開始,歌曲轉為F大調,并最終在F大調上結束。這一部分氣氛柔和,表現出蘇珊娜被周圍的環境所陶醉,對即將到來的幸福充滿了期待。
宣敘調并不具有抒情性,更多的是敘述的作用。但情感的處理也不能忽視,從前五句歌詞中可以看出蘇珊娜對于即將來臨的幸福有著期待與興奮的心情。而在間奏之后,蘇珊娜興奮的心情進一步加深,所以,宣敘調的部分應該帶有一種女孩子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欣喜的心情來演唱,并隨著音樂的推進,逐漸加深這種心情的投入。
(二)詠嘆調部分的歌曲分析
這一部分是 6/8拍,F大調,行板,兩段體結構,第一段是詠嘆調部分的1-18小節,從第17小節的還原B以及18小節的C大調Ⅰ級和弦可以說明,這一部分結束在C大調上;第二段是19-50小節,這一部分以C大調開始,但很快就回到F大調,并最終以F大調結束。
詠嘆調部分比起宣敘調部分在情緒上有所緩和,從切分到附點再到一連串的跳音,蘇珊娜的心情轉為了歡快。在詠嘆調的第一部分,有兩個“快來吧”,分別是詠嘆調部分第6-7小節的“Dah vieni”和第12-13小節的“Fin chè non”,再結合整部分歌詞來看,這一部分是蘇珊娜沉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在演唱上,由于這一部分抒情性強,所以要注意聲音的連貫性。這一部分的純四度、純五度以及分解和旋的進行較多,所以音準的問題也不可忽視。
詠嘆調的19-50小節是第二部分,其中20-32小節的歌詞延續了前一部分的通過對景色和環境的贊美來表達心中的欣喜。所以這一部分在演唱上應延續并保持住第一部分的情緒。
詠嘆調部分的第33小節開始,逐漸將全曲推向了高潮,這一部分在歌詞中有三個來吧“vieni”,第一個“來吧”是蘇珊娜對自己心愛的人的呼喚。第二個“來吧”伴隨著鋼琴伴奏的一連串上行的十六音符的跳音,為緊接著的自由延長符號上的第三個“來吧”做了充分鋪墊,而緊接著兩遍連續的上行音使得全曲達到了最終的高潮。隨著前面感情的不斷推進,蘇珊娜在這一部分的情感也從最開始的柔和變得熱烈起來。在演唱時,這一部分的情緒應與前一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結語
音樂作品的創作主要是音樂家對于內心情感的一種抒發和表達。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作品的時候,不僅僅要有一定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豐富的情感。只有通過對旋律和歌詞的分析,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才能真正做到以情動人,才能更好地演唱作品。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1.
[2]余志剛.西方音樂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