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簧管也叫做黑管,在西洋管弦樂中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其獨特的音色得到了國內外人們的喜愛。其優美的聲音與靈敏的力度和具有的美妙層次,還有彩虹一樣的音色幅度,都能讓人被深深吸引。本文主要對單簧管在我國的發展進行概述,并對中外單簧管教學進行比較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單簧管專業;教學;比較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一、對中外單簧管專業教學比較的重要性
我國的單簧管藝術飛速發展是在20世紀的80年代,隨著對其重視的增加,對其研究的領域也在逐漸擴大。但是無論是哪種藝術的在民族和國家中發展都必須根植于其具有的傳統的文化當中,因此想要有效推動單簧管藝術的進步和發展就一定要和我國的傳統文化聯系在一起,尤其是和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聯系在一起。但是在20世紀我國的單簧管并沒有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因此在現階段想要將單簧管的藝術發展成為具有我國特色的藝術形式,需要在對其進行推廣和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對傳統的音樂進行學習,并總結相關的經驗,根據實際情況構建科學的具有我國特色的單簧管的教學系統。由于單簧管是外來的音樂藝術,所以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借鑒國外優秀的教學經驗。由于教學是有效發展單簧管藝術的關鍵階段,假如做不好教學工作,教學的質量就很難提升,單簧管藝術的發展都會被阻礙。因此必須加強對單簧管教學的研究,提升單簧管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促進單簧管藝術在我國的發展。
二、中外單簧管專業的教學比較分析
在德國的萊比錫高等音樂學院,單簧管教學具有非常明確的規定與計劃,在在校的八個學期中,需要完成對單簧管技巧的訓練,包括音階和音準以及練習曲,還有獨奏和室內樂以及樂隊片段等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在法國的高等音樂學院,使用的教學大綱《單簧管十年》主要包括六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包含音階和琶音以及練習曲,還有小品和與鋼琴進行合作的小品,以奏鳴曲和與管弦樂隊合作的協奏曲以及獨奏曲等,此外還有二重奏和重奏曲以及現代作品等幾個方面的教學內容。上面提到的兩所學校都在考前的一個月內才會對學生需要背奏的樂譜進行公開,并且還實施了考試的末位淘汰的制度。俄羅斯的音樂學單簧管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做到全面提升音樂的水平,培養出具有完善的音樂知識,全面的演奏技巧的專業型音樂人才。需要單簧管專業的學生要對俄羅斯和外國的單簧管作品進行有效的學習,并且其重點主要是學習本國的單簧管作品,適當使用優秀的國外現代單簧管作品。俄羅斯的音樂學院每學期會組織最少兩次考核,對學生的自學作品進行有效考核與審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樂感和音樂想象力以及音樂創造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檢驗出學生對相關作曲家創作特點的熟悉情況,讓學生可以把握各種風格曲目的學習方法演奏技巧。這種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學生不僅僅要掌握單簧管的專業知識,還要需要根據情況選修一門相關的音樂表演課程。在2009年,BJIMC比賽的冠軍就曾經選修過指揮相關的課程,并指揮過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第四交響曲》。他具有非常全面的知識結構,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取得了成功,最終獲得了第一名。在2013年,進入決賽的六名選手有一半都是俄羅斯人。這也說明全面科學的課程設置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由于科學的課程設置,俄羅斯的選手擁有全面的專業知識結構,使其具有堅實的基礎。通過對國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分析可以知道,國外的單簧管專業教學關注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及個人的人格和水平的發展,教學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首先是關于信息處理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的內容是讓學生對信息的概念進行理解,并進行總結和歸納,在學習中記憶與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是關于人格發展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可以讓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的狀態下進行主動學習,逐漸形成學生自己特有的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創造水平;再次是關于社會交往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本模式主要讓學生對群體進行相關的調查和分析,通過角色扮演和社會模擬等各種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具有較為全面的調查和評價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最后是關于行為強化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在進行學習時的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的問題,通過加強學生的自控和自我調節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在輕松的情況下調適自身的壓力,通過更加正確的方式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通過上述對國外單簧管教學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國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作用,具有比較強的家庭觀念,學生在學習階段一般都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很容易形成老師教什么知識就學習什么知識,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其風格都是一樣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不高,因此學習中并沒有融入自己的東西,很難跑出教師教授的知識內容。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是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長處,但是其不足之處是學生出現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因此需要我們對其的優勢進行學習,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提升我國單簧管專業教學水平的對策分析
(一)科學設置單簧管的課程
與國外相比,我國單簧管課程設置還不夠全面,因此需要借鑒外國的優秀經驗,根據我國單簧管專業的實際需要,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在進行單簧管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考核,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使學生能夠加強對單簧管的練習,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使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教師還要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優勢,鼓勵學生進行有效創造,對學生的進步進行積極地鼓勵與支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教師在進行單簧管的教學時,一定要關注到各個學生的演奏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優勢進行個性化的指導,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避免出現通過統一的教學方法和要求不同的學生。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各個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的研究與分析,了解不同流派音樂作品的優秀之處,并掌握各個流派和各個民族的音樂作品具有的相同點和特色,這樣來提升教師自身的審美能力,進而可以對學生的個性演奏與發展進行全面的指導和分析,并提升對學生個性演奏理解水平,使得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方式和特點,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重視學生藝術性和技巧性的學習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技巧和藝術性進行全面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相關的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感情進行深入地理解,通過對作品的理解來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并有效練習相關的技巧來體現作品的感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學生不同的單簧管演奏的基礎和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個性化的教學,這樣來保證學生在對單簧管進行演奏的過程中能夠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技巧性,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摸索出自身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逐漸形成自身的學習技巧和練習手段,通過不斷練習提升演奏水平。
四、總結
總而言之,通過對中外單簧管專業教學的比較可以知道國外單簧管教學的優勢,借鑒國外的經驗,不斷對我國的單簧管教學進行改進和創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培養出優秀的單簧管演奏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洋.漫談培養單簧管教學中學生的演奏能力措施[J].大眾文藝,2011(23):241.
[2]郭華.試論單簧管藝術民族化的幾個問題[J].大舞臺,2012(05):64-65.
[3]鄒鵬.從兩屆單簧管比賽看高校單簧管教學[J].藝術教育,2016(04):110-111.
作者簡介:徐嘉(1981—),男,漢族,研究生,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單簧管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