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合唱藝術中融入鋼琴伴奏始于巴洛克時期,目前隨著作曲家藝術手法的不斷豐富和個人情感的不斷提升,鋼琴伴奏也開始擺脫單一的從屬和陪襯作用,開始在合唱藝術中展現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情感,賦予了合唱藝術更多的音樂張力。因此,教師在合唱藝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意識到鋼琴伴奏的重要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力。本文就鋼琴伴奏在合唱前奏、間奏和尾奏三個方面的運用進行了簡單分析,以為高校的合唱藝術教學貢獻自身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鋼琴伴奏;合唱藝術;運用策略;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鋼琴伴奏在合唱前奏中的運用
合唱藝術是集體演唱的藝術,參與其中的學生比較多,而且他們相互之間的演唱水平、技巧等差異較大,這就使得在合唱中經常出現部分學生把握不住節奏、越唱越快的現象,導致演唱效果較差。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鋼琴伴奏在合唱前奏中的運用,以控制好音樂的節奏和速度。
首先要發揮鋼琴伴奏的提示作用,在集體合唱中只有一個指揮者,難以控制整體的節奏,可借助鋼琴伴奏來提醒學生放慢或者加快演唱的速度。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也更能融入個人情感。
此外要發揮鋼琴伴奏在合唱前奏中的輔助管理作用,在演唱前奏階段,有很多學生還沒有融入到合唱作品情感中,甚至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通過鋼琴伴奏的輔助作用,有利于學生在第一時間把握音樂節奏和風格,使整個演唱過程更加流暢。
總之,鋼琴伴奏在合唱前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決定了演唱效果的優劣。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以使他們準確把握合唱前奏的類型和情感。
二、鋼琴伴奏在合唱間奏中的運用
在合唱間奏環節,經常要借助鋼琴伴奏來處理情感轉折和情感高潮時的情緒,以給予聽眾更多的心靈震撼,使整個演唱環節更加婉轉動聽。
例如在演唱周杰倫的作品《菊花臺》時,這是一首混合聲部的合唱歌曲,音樂的節奏也是不斷向前遞進的,這時候就需要借助鋼琴來體現間奏部分的轉折。由于間奏是逐漸提高的,借助其他樂器進行轉折,往往會給聽眾突兀或者不易察覺的感覺,由于鋼琴的音域范圍比較廣,能夠較好地體現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同理在演唱《在燦爛陽光下》這首歌曲時,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前半部分更傾向于對事物的表達和贊美,后半部分則傾向于情感的表達,借助鋼琴伴奏的作用,能使整個音樂演唱更加連貫。
在合唱間奏環節,鋼琴伴奏有時是主動參與到整個合唱表演中的,而有時候則是被動參與,僅作為對人聲的補充。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不同類型的合唱作品入手進行講解,使學生意識到鋼琴伴奏的作用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增強演唱情緒、旋律跳動、戲劇性和技巧性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鋼琴伴奏在合唱尾奏中的運用
尾奏也就是合唱藝術的結束部分,合唱藝術表達效果的好壞,不僅包含中間環節,還包括開始和結束環節。因此,尾奏并不是多余的,甚至直接關系到合唱歌曲的好壞,好的尾奏,是藝術作品中情感的延續,能給予聽眾更多想象的空間,能在更大程度上調動他們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尾奏部分的鋼琴伴奏,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合唱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步培養音樂核心素養。
首先教師應該重視鋼琴伴奏在合唱尾奏部分的作用,并重視學生對尾奏的理解,這樣教師就可針對具體的藝術作品,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作者究竟在作品的尾部融入了哪些情感呢?應該如何借助鋼琴伴奏來表現潛在的情感呢?教師還應注重合唱尾部鋼琴伴奏和人聲演唱的融合,尤其是針對多角色演唱的作品,例如男生部與女生部混合演唱的作品,鋼琴伴奏對人聲的補充作用更加明顯。
四、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伴奏在合唱藝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合唱藝術作品的整體音樂形象入手,培養學生的默契程度、演奏程度和聽辨能力等,以使鋼琴伴奏貫穿整個音樂作品的始終,不僅體現在合唱前奏和間奏中,還應該重視鋼琴伴奏在合唱尾奏中的作用。當然高校的學生也應該在鋼琴伴奏中融入音樂作品內容和情感,并堅持練習,以使藝術作品的旋律更有震撼力,內容更充實,從而提升自身的音樂意境。
參考文獻
[1]蔣珂.鋼琴伴奏在合唱藝術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 2017.
作者簡介:海瑜(1987—),女,回族,陜西西安人,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鋼琴伴奏,鋼琴演奏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