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嘗試從新修訂課程標準的視角下淺析高中音樂教學的意蘊與旨歸。音樂在高中教學中已不被忽視,音樂也將融入到數學教學中。
【關鍵詞】課程標準;音樂教學;意蘊;旨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一、課程標準融入音樂教學的意蘊
新修訂的數學學科課標引入音樂中的數學進行深入闡述。數學標準認為音樂的要素——高音、音響、音色、節拍、樂音、樂曲、樂器等都與數學相關,特別是音的律制與數學的關系十分密切。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加理性地理解音樂,鑒賞音樂的美,提升有志于從事音樂事業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理性思維能力。由此可見,數學課標是將音樂中的數學以專題的形式供學生進行自我選擇,充分彰顯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成長與發展理念。其內容主要包括了聲波與正弦函數,律制,音階與數列,樂曲的節拍與分數,樂器中的數學,樂曲中的數學。誠然,音樂中的數學涵蓋了高中數學內容中的函數與數列,這兩部分作為數學知識最為重要的兩大板塊知識融匯于高考、學業質量等考試的常規題型考察,因此,這種從跨學科的視角融入意蘊深遠。
二、課程標準引發音樂教學的旨歸
(一)彰顯了多學科知識交融的素養教學理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迅猛發展,對于學生素養的發展越來越得到社會等的強有力關注,新修訂的各學科課程標準中都提及了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這些都為多學科之間的交流架起了一座堅實橋梁。正如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表述為: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通過整合多學科教學經驗,使得教學資源得到了更進一步升華,為更好、更有效地推動教學良性運轉提供有力的條件。音樂是培養個人修養,提升個人價值的重要學科,音樂能輔助學生的思想,影響學生的生活,從而,彰顯了多學科知識交融的素養教學理念。
(二)體現了培養學生運用綜合性知識的內涵
從跨學科視角來看,學生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顯得尤為關鍵,那么同理學生對于從整體上把握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也同樣關鍵。從數學課程標準里面折射出學生應該摒棄學科之間的界限,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來重新審視所學知識,力爭充分發揮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音樂本來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以前音樂真的不被人們所重視,跟不用說藝人,更別提音樂被人意識說是能在學科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現如今,真的可以拍拍胸脯說,其他領域正在向音樂招手并歡迎其加入,音樂并發揮著作用,為其他學科做貢獻。因此,音樂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審美等的能力,嘗試將其運用其他學科當中并將其發揮極致。
(三)凸顯了學生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情感提升
音樂教學是培養美的素養與情懷。什么是音樂?音樂是最直接表達情感的一種媒介方式,每個人都離不開音樂,開心的時候,音樂可以渲染氣氛,將情感推向制高點;難過的時候,音樂是情感寄托,是傾訴的對象;無聊的時候,音樂是忠實的陪伴者,有音樂在,整個內心都是充實的等等,音樂伴隨我們成長同時也是給我我們情感上的一種釋放,通過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其他學科的優秀資源,使得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而且學生的選擇空間也更加寬闊起來。旨在全面提升學生個人成長與發展訴求。
三、小結
音樂教育已不再單單是一門學科的教育,音樂這門學科先從單門學科上來說,已經不再局限于教科書和板凳,以前的教學是學生面對的課本和冷板凳,枯燥的教學模式,乏味單調的旋律以及翻來覆去都是鋼琴一件樂器演奏,讓很多學生認為音樂課就是在忙碌的文化課后的休息課,導致學生疲勞,老師也很無奈,課堂反饋很不理想。隨著教育部對藝術類學生以及特長生加分政策的不斷改革,中西教育的融合,藝術課程越來越受到學校、老師、家長的重視,近幾年的柯達伊奧爾夫教育體系進入國內,讓我們了解到了一種新型的教育體系,不僅適用于啟蒙教育,中小學教育,而且還適用于大學甚至教師和家長,新型教育體系讓音樂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摒棄了單一的教學模式,積極的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高雅藝術進校園,新型藝術教育體系進校園,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和學習生活,讓學生在藝術的音符海洋里暢游。最后從綜合的學科上來說,將音樂這門學科放到其他學科中,會發現,它已經不是單一的學科,很多學科都將容納音樂,比如本篇文章所寫到的音符跑到了數學這門學科里面,雖然現在還沒有成型的理論體系,但相信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各學科將融會貫通,相互取長補短。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R]. 2017.
作者簡介:安琪(1993—),女,漢族,遼寧大連人,現為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