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音樂文化特別是聲樂演唱在各行各業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當中受到極大的歡迎;同時隨著我國各種性質各個階段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小學對高師高素質、高能力音樂學習者的需求也必然增加;當這種全新的面貌和姿態展現在音樂教師面前時,教育觀念的更新,課程結構的調整,現有教育的技術和方法的掌握直接影響著高師學生能力的培養,在一定意義上也將決定著中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祖國未來教育事業的進步;所以對高師現存的聲樂教學進行分析,并進行有效的改進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教育觀念;課程設置;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一、思想上及時引導學生,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育觀念
作為師范院校的一名年輕聲樂教師,在不斷學習和教學積累的基礎上對高師音樂教學特別是聲樂教育有一些感悟,雖然師范與音樂學院有著課程設置的區別和最終培養目標的區別,但我認為有他們的一些培養是相同的,就是他們都要追求好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文化修養。下面就自己對高師音樂教育特別是聲樂教育這方面談一些自己的觀點。
根據聲樂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要在掌握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理解,掌握一般聲樂作品的內容,風格的同時;并具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勝任中等學校音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輔導工作。后兩學年主修聲樂的學生,在必修課的基礎上,加深所學專業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聲樂技巧,能夠比較準確的演唱不同類型的歌曲,具備一般的聲樂教學能力。響應這一要求筆者從聲樂教育觀念及課程結構的調整等方面談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從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看,大多數中小學音樂教師來自于高師音樂系,但目前還有部分高師院校在課程設置師資培養和引導方向上基本是培養像專職演員的教學模式,有些學校已經遵循新的教育大綱的要求對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但其中不乏“換湯不換藥”,雖然形式變了但內容還是老一套。這就會使學生由于在高師學得太專一無法勝任中小學多元化的音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大綱中要求學生不但應具有聲樂演唱的能力還要具備聲樂的教學能力,然而今后高師學生的任務是嚴峻的,因為大多數學生畢業以后將會走上中小學的講臺,而現有的中小學音樂課由于處于非核心地位,所以不會設置太多的音樂教師去分管音樂各科獨立的工作,經常只要有音樂方面的事,你就應該全權負責。在中小學領導師生的眼里,你就是一切音樂形象的權威,你應該是歌,舞,器樂各項專業無所不能。
所以這就要求高師在課程設置上適應這一形式的要求,使學生在校各科得到均衡發展;新生入校后,先不分專業,經過系統的必修聲樂舞蹈,器樂兩年后,成績合格者才可以申報專業。如某項專業特別突出者,可以在多項發展的基礎上繼續攻讀該項專業;如基礎未合格者,則必須全部重修到底,不能給予申報專業資格。這樣既可以保證那些專業均衡發展的學生將來順利從教,又可以給某項專業特別突出的學生一個寬松的攻讀機會,使其將來在此項專業有所作為,適應了社會發展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
二、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實踐能力
素質教育是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素質教育也就是在提高我們音樂學習者的專業水平時也要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能確立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生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學習能力,學習的自覺性,學習的習慣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就會加強,要培養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首先要具備這些能力,貧乏的文化知識必定會遏制學生藝術才能的發展。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無論擔任什么專業課的教學,都要具有科學知識的修養,研究教育的規律和原理。聲樂教師除了掌握本專業的教學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教學史等學科的知識與理論,并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和規律把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聲樂教學的特點結合起來,特別是要認識到聲樂藝術心理學與聲樂教學的聯系。從而運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使學生在掌握“學”的基礎上還要掌握如何“教”,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得以全面的發展。
在掌握“教與學”的基礎上,學生應大膽地去進行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傊瑢逃齺碚f,21世紀是更加注重質量和人才素質的時代。我們必須改革教育方法,改進教學手段,科學地設置課程,重視教師的高素質,高能力的培養,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為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辜偉節.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永恒主題[J].江蘇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