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麗
【摘要】任何藝術形式就其本質而言都是對美的追求,聲樂藝術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加強對審美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的聲樂藝術實踐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培養審美意識對高校聲樂教學的重要性,并基于此重點闡述了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審美意識;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培養審美意識對高校聲樂教學的重要性
聲樂是一種聽覺藝術,聲樂藝術活動則是一個演唱—欣賞交替互相促進的過程,即用演唱來表現生活、抒發情感,而用欣賞來完成聲樂的再創造,這就需要較高的審美水平。因此,審美意識的培養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非常重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增強聲樂本身的藝術感染力。就聲樂本身而言,其蘊含的情感性質較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審美意識的培養視為聲樂教學與審美間的橋梁,充分挖掘聲樂的情感內涵,進而增強聲樂本身的藝術感染力。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聲樂教學中滲入對審美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與聲樂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聲樂演唱更具感染力,更能表現聲樂作品的靈魂。第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發聲技巧。第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此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與音樂素養的提高。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途徑
長期以來,很多高校聲樂教學都將重點放在理論的闡釋與技巧的訓練上,對審美意識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審美意識的重要性毋庸質疑,那么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有哪些途徑呢?
(一)通過聲音概念培養審美意識
聆聽是學習聲樂這種視覺藝術的基礎,唯有養成傾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才能實現對聲樂的全面認識。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要引導學會對他人作品、自身聲音的鑒賞,通過對比、發現和感受正確的聲音概念,理解聲樂作品的情感特點,進而形成良好的聲音審美意識,并基于此提升自己的聲樂演唱水平。
(二)通過發聲訓練培養審美意識
發聲訓練往往更注重技巧而忽略了蘊含在聲音中的美,從而很容易陷入機械化,也就是說精致的發聲技巧中缺乏情感的碰撞與美的感受。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讓聲音充滿藝術魅力,就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發聲訓練,并在其中融入相應的感情色彩和精神內涵,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音樂素養;同時,在發聲訓練中教師應讓學生聆聽不同的聲樂作品,并與學生實現有效互動,充分開發學生的藝術思維、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力,進而提升其審美意識。
(三)通過聲樂作品培養審美意識
對聲樂藝術的欣賞,重在對作品的分析,而在聲樂教學中全面分析聲樂作品,深入領悟其內涵、感受其魅力,某種程度上就有必要將聲樂教學視為美的教學。通過聲樂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講: 第一,體會歌詞美。歌詞是聲樂作品的基本構成,其不但是作品情感的最直接表達,也能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因此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審美意識,分析、發掘歌詞中蘊涵的美與情感,則至為重要;第二,把握旋律美。旋律(包括節奏、曲式、調式、調性、速度等)使得聲樂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形象、生動,通過獨具特色的聲樂作品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從獨具特色的曲調、張弛有度的節奏、富有韻味的旋律中體味其基調與情感;第三,體悟意境美。要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聲樂作品中,抓住作品的深度與內涵,充分展開美的想象,唯有在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蘊與情境的前提下,才能演繹出沁人心脾的作品。
(四)通過表演實踐培養審美意識
聲樂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表演是其存在與應用的唯一形式。通過表演實踐培養審美意識,主要在于引導學生觀察經典作品的舞臺演唱效果,并對比自己的舞臺表現,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讓學生自然流暢地將發聲技巧完美地在舞臺上表現出來,以更好地展現作品的藝術之美。
從以上幾方面出發,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并結合不斷的學習與訓練,全面加強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最終形成自身獨有的藝術風格。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聲樂作品、深入領會其精神內涵,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體悟聲樂藝術的真諦、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的聲樂演唱實踐服務,為一切美的傳播與創造服務。
參考文獻
[1]胡維.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滲透[J].大眾文藝,2016(15).
[2]董雷.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幾點思考[J].大舞臺,2015(11).
[3]高軍強.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黃河之聲,2015(06).
[4]王曉艷,尹暉.淺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研究[J].才智,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