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娟
[摘 要] 課程體系是學校教學活動的核心,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但是目前部分職業學校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在實施課程體系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通過完善課程體系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成效。
[關 鍵 詞] 問題;課程體系;做法;成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10-01
學校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開展。老師“教什么”,意味著學生“學什么”,老師怎么教意味著學生怎么學,最終也就決定了老師教得怎么樣和學生學得怎么樣。
那么教師到底應該教什么,學生又能學到什么呢,我想作為學校首先要在課程體系上進行合理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但是目前部分學校在原有課程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1)同一專業大類,不同方向的專業所開設的課程完全不同,導致在實際開課時,所需的師資、設備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求;(2)因師資、設備不足等原因,使得部分課程無法按原來制定的課程體系進行開課,導致同一專業方向的各學期所開設的課程不盡相同,部分教師的任教課程經常出現變動,限制了部分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能力的提升;(3)隨著行業、企業的發展,需要開設部分新興課程,原有的課程體系不能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4)原有的課程體系,理實一體的課程較少,不能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另外可供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較少,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5)部分中高職一體的職業學校,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不夠,導致部分專業課程重復開設。
針對上述問題,作為職業學校該如何對學校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制定出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體系,結合我校實際,談談我校在完善課程體系上的一些做法。
一、統一思想
首先,學校對各教研組進行了整合,對教研組組長、教研組成員進行了競選、調整,明確了各教研室的工作職責及教研室組長、成員的工作職責及考核獎勵辦法。其次,結合浙江省課改方案,學校多次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及全校教職工會議,學習浙江省課改方案中關于課程設置方面的相關要求及合理設置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二、重構課程體系結構
結合學校實際、各專業實際,學校教務處從頂層設計了課程體系模板(由文化必修課、專業必修課、文化限定選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和自由選修課組成。其中必修課的課時比例不得超過選修課的課時比例,文化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的課時比例為1∶1;在滿足學生升學的課程體系中,實訓課程必須要大于等于30%,在滿足學生就業的課程體系中,實訓課程必須要大于等于50%等)。
針對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業需求等,教務處分別和各專業教研組進行了多次探討,將原來專業進行了合理整合,形成了專業大類,確定了專業方向。同時,學校安排了各專業教研組下企業,進一步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及企業所希望開設的課程。
在教務處的協調和各專業教研組的努力下,不同的專業方向相同的專業大類確定了統一的文化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即核心課);同一專業大類,不同專業方向分別確定了各自的文化限定選修課和專業限定選修課。當然不同專業方向中的文化限定選修課程中和專業限定專修課程中也會存在部分相同的文化限定選修課程和部分相同的專業限定選修課程。
三、突出技能型能力培養,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權
為了使課程設置與企業需求、行業需求融合,突出實用型、技能型能力培養,各專業教研組按照省課改方案要求,在課程設置確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實訓課程模塊的比例(周課時數和總課時數)。
為了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在學生進校時,由學生選擇專業大類,在進校的第一學年,各專業大類開設文化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及自由選修課。第一學年結束,學校安排學生選擇專業方向,第二學年第一學期開始,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分別開設文化限定選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和自由選修課。
自由選修課由人文素養類課程和拓展類課程組成。人文素養類課程包括:創新創業類課程、文學藝術類課程、身心健康類課程、生活應用類課程。創新創業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文學藝術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身心健康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體育、心理、禮儀、安全等方面的素養;生活應用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生活藝術、實用技術。拓展類課程包括:專業拓展類課程和文化課拓展類課程。專業拓展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拓展知識和技能,成為擁有一技之長、受企業歡迎的人;文化課拓展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及滿足學生的高考升學需要。
學校還充分利用大師工作室、學生社團、專業興趣小組等開設豐富多樣的自由選修課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課程體系的完善、實施,使各專業教研組在課務安排上更為輕松、便捷,不再為現有專業教師無法勝任某門課程而更換課程或調整課程的授課順序,確保了課程體系的嚴肅性、規范性;另外減輕了專業教師部分教學工作量,使專業教師的任教課程具有確定性、穩定性,提高了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選修課程的豐富多樣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
參考文獻:
[1]熱艷古麗·亞森.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218.
[2]居繼清,石功鵬.關于高校同向同行課程體系建設與創新的幾點思考:以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為研究源流[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