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剛
[摘 要] 近年來,電子技術發展迅速,社會急需專業性的電子電工人才。為了滿足社會崗位需求,中職院校在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電子電工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相接軌。對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育的創新路徑進行研究,分別從四方面論述了教學創新策略,進而為培養高素質的電子電工人才奠定基礎。
[關 鍵 詞] 中職教育;電子電工;教學方法;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36-01
中職教育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性的技術人才,電子電工專業是中職教育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近年來,其專業報名人數不斷增多,屬于諸多中職教育學校中人數最多的專業。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電子技術不斷更新,社會對電子電工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電子電工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的需求,中職學校需要大力開展教育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確保電子電工專業的人才培訓效率。
一、以教育改革為基準優化電子電工專業課程體系
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的改革,需要從優化課程體系入手,結合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再進行市場調查,進而科學合理地制定專業課程,優化整體課程結構,提高電子電工專業課程安排的合理性[1]。傳統的電子電工課程存在混亂現象,學科之間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不利于專業課的整體融合,并且教學方法老舊,不利于專業性人才的培養。而以教育改革為基準優化電子電工專業課程體系,可以提高專業課程之間的融合性,提高教育內容的科學性與實效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優化課程體系需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電子電工教學包括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中職學校需要重視實踐課程,提高實踐課程數量,給予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做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優化課程體系,合理地進行資源分配,能夠提高中職電子電工教育的實效性,實現課程改革與教育創新。
二、利用現代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效率不高是電子電工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有效改善教育現狀,需要利用現代技術創新教學模式,簡化教學難度,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電子電工專業涉及的領域較廣,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諸多重點知識比較抽象化,教師通過語言進行講解,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2]。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制作電子課件,通過三維圖形的模式將知識點進行分析,降低教學難度,有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帶給學生視聽上的沖擊,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創新
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育的開展需要進行實踐教學創新,傳統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學生僅是按照教師的步驟進行操作,而不是獨立進行思考操作。新時期下,中職電子電工教學的開展需要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增加實踐課程數量,并且給學生提供獨立實驗的機會,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完成實驗操作,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吸收。電子電工教學實踐課程創新,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共同探討完成實驗操作。此過程,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可以自動復習學過的專業知識,若是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可以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進而解決問題[3]。
四、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電子技術不斷更新,社會對電子電工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提高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實效性,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師需要不斷進行自我提升,結合現代教育的需求,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此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同時提高課堂的活躍性,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交流。新時期背景下,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創新改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唯有教育創新才能提高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性技術人才,從而滿足社會對電子電工技術人才的需求。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社會崗位需求,中職院校在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使得電子電工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相接軌。文章從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創新,利用現代技術創新教學模式,以教育改革為基準優化電子電工專業課程體系四方面,論述了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創新改革,進而為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廣斌.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創新路徑分析[J].吉林教育,2017(18).
[2]夏鶴峰.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創新路徑分析[J].電子世界,2017(20):60.
[3]黃強.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創新路徑[J].職業,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