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強
【摘要】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國音樂文化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從多個方面尋求新的定位,為我國音樂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學校音樂教育為我國的音樂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支持,本文首先分析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之上,把音樂教育與傳統音樂文化有效融合,提出了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相關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提供一定的助力。
【關鍵詞】學校音樂教育;傳統音樂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縱觀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歷史長河,傳統音樂文化與高校音樂教育的有效融合一直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究其原因,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濃縮了音樂文化的精髓,同時也為我國音樂文化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向性作用。尤其在全球文化呈現出越來越多元化的當下,高校音樂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傳統音樂文化,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要重視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
一、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西方音樂文化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影響比較大,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不論從形式還是內容方面,都吸收了西方音樂文化的精華。盡管社會各界十分重視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國家教育部相關政策制定部門在文件中也明確強調重視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但是,學校音樂教育常常忽視傳統音樂文化的弘揚,相關的法律法規未能真正落到實處,導致傳統音樂文化依然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推崇西方音樂,忽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當前學校音樂教育中普遍面臨的問題。例如在對學校音樂教師的標準要求中明確指出,要熟練掌握西方音樂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教學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出,對西方音樂文化的重視程度高于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可謂本末倒置,這種不健全的教學體系必將不利于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同時對音樂的審美需求也與日俱增,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性需求,需要從提升音樂文化底蘊以及打造個性化音樂入手,推動高校音樂教育的轉型升級,注重融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二、保護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的相關對策
推進學校音樂教學改革,有效融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學校領導以及師生都要加大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視,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重視西方音樂文化而輕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局面。在傳統音樂教育背景下,我國本土傳統音樂邊緣化,久而久之一定會影響到我國本土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因此,高校應繼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保駕護航,注重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結合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元素;積極推進音樂教材的創新。當前,學校音樂教材可謂種類繁多,大部分教材是由本校老師進行編寫,而這些老師自身的音樂素養有限,導致編寫的教材缺乏規范性和專業性,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阻礙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因此,在編寫音樂教材時,要注重融入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充分彰顯少數民族地域特色;改革音樂課程設置。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推崇西方音樂教育,并常常以西方音樂理論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進行評價。殊不知,中西方音樂文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種評價模式并不客觀、不全面,并且很容易否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精髓。因此,要科學合理設置音樂課程,有目的性的增加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理論,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
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傳承中國傳統音樂。創新音樂教學模式是保障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由于當前學校音樂教學中的大部分內容是經人工篩選的,這些音樂理論知識流于表面,內容空洞。而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代代相傳的,有著原汁原味的特點,但也缺乏規范性。因此,讓傳統的民間音樂走入課堂,高校引進民間音樂傳承人或者讓學生走入民間實踐,對于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邀請民間音樂人到學校開展講座,普及和傳播原生態的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效的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另外,傳統音樂活動的形式為學生提供走入民間、感受民間傳統音樂的機會,真正意義上接觸民間音樂,使得所學到的課堂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升華。
三、結語
總之,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發展現狀,然后從推進學校音樂教學改革,有效融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以及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傳承中國傳統音樂兩個方面,提出了保護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的相關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以及高校音樂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劉岱,朱詠北.承前之音,啟后之思——淺談高校音樂教育中傳統音樂文化與“人”的培養[J].音樂創作, 2017(10):178-179.
[2]邵宏博,蔣璐珍.淺談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關聯性[J].大觀,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