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娟
摘 要: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對于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節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建設單位和承包商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參考標準。建設工程項目工期長、投資數額大、參與主體多、各主體之間關系復雜等特點,導致其長期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環境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本文結合工程造價風險分析原理,從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識別出發,研究工程造價風險產生的原因、范圍及風險產生的嚴重后果,試圖從中找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工程造價;招投標階段;風險分析;應對措施
建設工程項目在招投標階段的工程造價風險的存在是客觀的和普遍的。基于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探析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對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進行研究,將會給各單位帶來不必要的利益損失,甚至會使各單位瀕臨破產或者走向破產,從而失去在工程市場上的有利地位。另外風險的可變性和多樣性使得風險管理成為建設項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因此必須重視對風險的分析,找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減少風險損失,才能保證工程項目順利完成。
一、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風險管理基本內容
1.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風險的含義及其特點
風險從表面意思來看就是“可能發生的不好的事情”,指的是實際情況與預期期望之間的差距,也可理解為“損失的風險或者傷害的可能性”(王志前,2015)。因此,有關方面的專家將工程造價風險定義為:由于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使得工程造價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或者由于不確定性影響工程造價的實現。
工程造價風險的特點為:工程造價風險是普遍存在的;工程造價風險可以預測,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工程造價風險具有高發性;工程造價風險在整個工程項目中是不確定的,具有多變性;工程造價風險在工程項目中相對復雜,造價涉及廣
2.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風險管理
(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項目風險管理人員在搜集資料和調查研究之后,運用定量識別、定性識別或兩者結合的科學方法,遵循整體性、科學性、經濟性的原則,系統地描述潛在的工程造價風險,識別風險產生的原因及風險的大致范圍,為風險評價提供合理的依據。當然,它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相關人員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受教育程度、社會閱歷等因素的影響。在建設項目工程招投標階段中,由于項目所處的經濟環境、自然環境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工程項目利益主體的不確定性,工程造價信息的不完備性,都會導致不同的工程造價風險產生。除此,國家政策、管理制度、工程設計等因素都會給工程造價帶來不可預見的風險,它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經濟風險。引起經濟風險的因素主要是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材料、機械等費用的上漲,工程設計圖紙不完整、不清晰、不準確,工程承包范圍不明確導致責任主體互相推卸責任。
第二,工程量風險。如果在招投標階段沒有發現清單工程量與實際工程量不符,存在缺項漏項等情況,隨后要在施工過程中通過索賠來獲得工程款是很困難的。因此在招投標階段一定要盡量規避工程量變化造成的工程造價風險。
第三,合同風險。承包商往往十分輕信業主起草的合同,忽略了其中隱含的大量不利于承包商的風險責任條款和業主的反索賠條款,再加上承包商很難權力對等參與合同談判,往往受制于業主,最終不自覺接受了合同中大量的隱含風險,加大了工程成本。
因此風險管理人員要明確目標,收集風險信息并進行追蹤檢查,確定風險的存在,把風險進行歸總分類,分析產生風險的因素并確定核心要素。
(2)風險預估。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的第二步就是風險的預估,這一步是在對風險識別之后以及研究相關資料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風險的預估就是將建設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工程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確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按照風險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對工程造價風險因素進行排序,進而確定工程風險影響的范圍以及損失后果的程度。
(3)風險評價。風險因素貫穿于建設工程項目的整個過程中,通過第一步的風險識別,我們僅僅從定性的角度對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并不能確定各種風險因素對工程造價風險存在怎樣的影響、如何影響的、影響程度的大小以及帶來的后果如何(李慶中,2007)。因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工程造價風險進行定量的分析,并結合建設項目的實際特點,通過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評價,確定已識別工程造價風險的影響程度。任何工程項目都處于一定的環境之中,這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工程項目面對不同的環境,再加上不同的工程項目具有不同的施工單位,使得工程項目很難實現協調,這就對工程項目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整個過程中,各單位必須把風險管理工作做好。做好識別風險、評價分析風險、采取策略等一系列的風險管理工作。
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的主要目標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通過開展工程造價風險管理工作,對比工程造價風險因素,根據風險的重要性對風險因素進行排序。
二是明確認識工程造價風險因素,運用系統的、綜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工程造價風險因素,為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
三是對工程造價風險做好量化工作,便于測量和估計。同時計算出風險發生的概率,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控制工程造價風險,然后根據評價結果采取有效的對策規避工程造價風險。
準確又科學的風險分析能夠在招投標階段幫助投標人員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整個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
二、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風險應對措施
1.規避風險
規避風險往往是指投資主體在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可能發生的風險,它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投資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如果經過實際的工程造價風險評價后,對那些比較重大的風險或者有些風險雖然產生的后果不是很嚴重但是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消除,應該選擇規避風險。例如,在投標過程中,如果預算成本超出招標方能夠接受的最高投標價,這無疑是對投標方不利且有可能是虧損的項目,因此采取規避風險的策略,主動放棄該項目的投標是最好的途徑。
2.減輕風險
減輕分險是指為了減少甚至消除可能造成損失的各種因素而在風險損失發生前采取具體措施,降低損失發生的頻率。減輕風險可以首先從企業內部進行,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改革企業自身的制度,完善管理方法等都能有效地減少工程風險。另外,在識別出潛在的風險之后,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風險,利用集體的智慧,集思廣益,制定降低風險的有效措施,或者將識別的工程風險產生的損失最小化。這種方法是一種主動出擊的應對措施,這要求相關人員擁有足夠的智慧,在不確定的環境下迅速地做出決策
3.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是指將損失轉嫁給另外的單位或個人去承擔,從而避免自身承擔風險損失。風險轉移有控制型非保險轉移、財務型非保險轉移及保險轉移三種形式。在實際的工程中,有些風險是無法通過減少風險的方法應對風險,這時可以通過轉移風險的方法降低工程風險帶來的損失。轉移風險并不是將工程損失轉嫁給他人,有時候該種風險對自身是有危害的,但是對別人來說卻是有利的,甚至可以帶來盈利。這種措施需要企業花費一定的成本,通過采取某種方法將風險轉移給他人,但是需要通過正當的途徑轉移風險。比如:保險公司、合同合伙人等
4.接受風險
如果工程造價風險帶來的損失比較小且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和財力來承擔這些風險損失的工程造價風險,在企業承擔這些風險之后,企業仍然有多余的財力和能力繼續經營下去,就可以接受風險。比如在工程費用估算考慮增加不可預見費,一旦工程真的超支可以利用這筆預留的不可預見費幫助承包商應對工程中不可預見的風險。
5.利用風險
在工程項目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有些風險是會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是有的風險可以給企業帶來機會。風險與機會并存,如果企業放棄所有的風險,那么它也就放棄了盈利的機會。企業要想獲得利潤,必須敢于冒險,在了解了自身的優勢之后,充分利用環境中的機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因此這就需要相關的人員具有一定的智慧、相關的工作經驗和一定的膽識。另外,利用環境中的機會并不代表靠運氣行事,而是在充分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靈活地解決。
在當前的招投標機制下,評標方式不足、競標行為不規范等因素使得建設工程項目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將會給施工單位或者承包商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識別工程建設項目風險,對風險進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人們可以通過定性與定量的科學方法對工程造價風險進行評價,在建設項目中開展風險管理工作,識別并分析出建設項目中的工程造價風險的關鍵因素,科學分析工程造價的風險。在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首先,業主方應該通過改進評標方法,重視投標文件評審工作的方法減少風險的發生。其次,各投標方不能依賴死套定額和招標人提供的施工圖紙憑經驗報價。有效地識別和應對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風險能夠大大地減少整個過程的工程造價,使項目立于不敗之地,給社會各方創造利益。
參考文獻
1.李慶中.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評估及應對策略研究.天津大學,2007.
2.宋改玲.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探究.四川水泥,2015(12).
3.文啟祥.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技術與市場,2011(11).
4.王志前.淺談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造價風險控制.科技望,2015(23).(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