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現代陶瓷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隨著它的流行和推廣,它現在深受兒童的喜愛。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思維的開發在少兒時期有很大的潛力,思維的開發有助于增進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對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認識。文中闡述現代陶藝的發展及其特征表現,進一步從四點講述現代陶藝教學對少兒思維開發的作用。陶藝的學習雖然只是思維開發的一小部分,但對于少兒思維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現代陶藝;少兒思維開發;作用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給你帶來很多。因為有了興趣,你才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色彩。有了興趣無論前方有多大危險,你都會不斷前進。對于少兒而言,興趣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培養孩子對陶藝的興趣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和觀察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促進兒童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兒童思維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陶藝的作用和影響力,對于兒童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代陶藝發展概況
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它首次在景德鎮陶瓷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開設陶瓷課。隨之恢復高考后,陶藝課走進了更多的院校,這些院校向外輸送了成千上萬的陶藝人才。但他們基本上還是在保持傳統陶藝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和探索。因為這些人才早已受到實用價值觀和狹隘視野的影響,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受到了廣泛的限制,這對陶瓷藝術的發展極為不利。此時,陶藝注重實用性,無法實現真正的實質性發展。一段時間后,現代陶藝在形態、色彩、裝飾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這些與實用陶瓷不同的現代陶瓷藝術作品,卻并不陌生,仍然受到實用觀念的直接影響,只是表現形式受圖案語言的繪畫形式支配。
在當今全球化的形勢下,藝術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我國的現代陶藝迅速走出了著重強調實用價值的羈絆,具有了純粹的藝術形態。藝術家專注于尋找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的現代陶藝的獨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和運用現代陶藝藝術造型的特點。陶藝伴隨人類在審美能力的提升、生活個性化的追求上而發生重大的改變,并以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在今天的大眾生活中,陶藝已經漸漸成為一種具有文化內涵的審美體驗。另外,在今天的家居、室內陳設、辦公室擺件和餐飲行業的裝飾上,為陶藝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二、現代陶藝的特征
(一)新穎性
由于陶藝品的價格低廉,制作多以小型陶瓷雕塑為主。人們的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于他們自己生活中所看到和聽到的東西,所制作的陶瓷藝術品不受設計規律的限制,作品自然,清新,簡約,富有創意。在裝飾上與生活中所見到的結合在一起,裝飾手法多樣化,如采取捏、雕、刻、畫、彩繪等的形式表現。
(二)趣味性
隨著藝術多元化發展,網絡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開闊了,不再拘泥于陶藝的實用性上,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創作。人們生產的陶瓷藝術形式生動美觀,形狀夸張變形,很有趣味。少兒在創作中,能夠更好地將現實與陶藝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動手能力,體驗陶藝帶給他們的樂趣。
(三)獨特性
由于每個人是不同的,對事物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陶藝創作上也就會展現出明顯的個性差異。這種差異能夠突出人類自己的個性面貌,啟發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它在造型表現上漸漸加入民族元素,富有自身的特色。陶藝正以它特有的造型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三、現代陶藝教學對少兒思維開發的影響
(一)激發兒童創造熱情,培養動手實踐技能
少兒天性喜歡玩耍泥土,泥土是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它的存在價值就在于少兒不斷改變它,不斷變換成心中想象的形象,體驗創作的喜悅。少兒時期的陶藝課,很好地融合了身體的活動(如揉泥、搓、粘等動作),以及頭腦思考的過程,讓人迷戀,為少兒提供了動手創作和藝術創造的可能。在陶藝課中,少兒掌握陶藝中對泥的認識以后可隨意發揮,就會創造出各種各樣不同的新思路、新作品。陶瓷藝術可以使學生在操作中發現自己在藝術領域發揮的作用,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從而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少兒發散思維,大膽鼓勵創新發展
在陶藝課程中,教師引導孩子學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拘泥于習俗,尋求創新,并能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善于把握問題的各個方面來分析問題,而不忽視它的重要細節。培養兒童從整體上思考問題,可以很好地處理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這對于少兒今后保持理智思維和統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當兒童接受分散思維訓練時,應培養兒童站在全面高水平的學習,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并經常進行總結。尋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挖掘共同點,分離個性,在比較中學習新知識,以及在整合過程中提煉知識。例如,讓少兒分成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促進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打開他們的發散性思維,這樣才會有藝術創作的動力。
(三)鍛煉深刻理解能力,不斷培養審美情趣
在課堂活動中鍛煉兒童的抽象和邏輯推理能力,能深刻理解概念,徹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孩子探求根源,遇到問題應該多問為什么。鼓勵孩子積極進行問題研究,養成深入研究的習慣。遇到問題時,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問題,以免被不真實的外在現象所迷惑。并且要通過觀看陶藝實物及視頻等各種有利于孩子觀察和體會的形式來感受作品的藝術美,并用情感語言交流的手段將他們引入虛擬的審美情境,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四)積極參與思維培訓,提高靈活表現技巧
在陶藝活動中,鍛煉孩子的反應速度和熟練程度。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思考問題,迅速準確地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孩子們應該熟練掌握整體分析能力,靈活分析;必須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且在實踐中運用熟練。不應盲目追求速度和加大難度;必須要做前瞻性思考,在積極思考后,老師拋出一個問題,把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轉化成為積極思考訓練的過程。孩子要學會總結和遷移的能力,善于運用規律處理兒童通常遇到的問題。兒童在平時要更注重知識的應用,真正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活在書本知識中,而且要重視知識之間的關系。只有知識形成一個系統,才能真正被吸收和消化。
總之,現代陶藝對少兒思維的開發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陶藝教學中要多注意少兒的學習熱情,隨時關注他們的情感變化,要鼓勵他們大膽地思考,大膽地發揮想象,大膽地去創新,學會自己創作,學會自我評價,給他們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為他們提供自由表達、自由表現的機會。
四、結語
中華五千年文明是華夏兒女們藝術創作和審美的堅實后盾,這種文化的積淀在藝術作品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痕跡。現代陶瓷藝術注重現實生活,吸收現代文化的新思想和新概念,不斷創新。隨著經濟的發展,它現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人居住在大都市,接近大自然和接近土地已經成為奢望了。而現代陶藝充分利用個體手工制作及自由表現的特性,越來越得到重視,并深深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少兒們在陶藝學習實踐中,學會了耐心觀察,深刻理解,大膽創新以及審美情趣的培養,體驗陶藝帶給他們的樂趣,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塑造了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徐南.有關陶藝教育的思考[J].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003(3):42-45.
[2]龔保家.現代陶藝對現代生活的影響及存在意義[J].藝術百家,2006(7):222-223.
[3]楊亮.小學美術教育中陶藝教學的作用與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5.
[4]李小默.淺談幼兒陶藝教育[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7(3):53-56.
[5]黎藝璇.小學陶藝美術教育探索[D].江西師范大學,2016.
[6]楊冰,劉恒能.淺談現代陶藝發展的現狀[J].景德鎮陶瓷,2011,22(4):3-4.
作者簡介:冀淑娟(1992-),女,漢族,山西省晉中市,在讀碩士,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