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音樂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小學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靈活合理的教學方案。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好奇心又比較重,處于一個活潑好動、喜歡探索、熱愛游戲的年齡階段。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結合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使其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游戲性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通過結合實際的實踐研究提出有效進行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游戲性音樂;重要性;作用;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一、游戲性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需要強烈的表現力,達到感染學生的的目的。游戲性音樂教學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向學生傳輸音樂的本質,強調音樂帶來的感受與體驗,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通過游戲的引導間接地接觸音樂的一些要素,感受音樂的節奏及情感。如果按以前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音樂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難以感受到音樂中隱藏的巨大魅力。因此,采用游戲性的教學模式能夠增添課堂上的趣味性,烘托音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在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小游戲放松心情,緩解一下其他學科帶來的壓力,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更容易接受音樂知識,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二、游戲性音樂教學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存在著差異,他們擁有比成年人更加豐富、更加奇怪的想法,因此,利用游戲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會開啟無限的潛能。每個小學學生都是兒童,每個兒童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如果對于他們闡述的千奇百怪的想法的藝術表現,評價的標準都是“對”或者“不對”,那么他們的創造靈感和天賦很容易被抹殺。而能夠給孩子們帶來快樂、幸福、滿足的游戲,正是培養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最好的方法。游戲性的音樂教學讓學生體驗到游戲帶來的玩一樣的感覺,學生也就會順其自然地在唱唱跳跳的游戲活動中接觸到美妙的音樂,在邊玩邊學的模式中提高審美能力,實現創造力。
(二)促進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
小學生比較好動,對于老師的一些指令不愿意接受,不聽話是一些孩子的常態,但利用游戲,讓學生跟著音樂的要求做一些有助于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培養的指令,潛移默化地促進德育教育。比如,通過教學《找朋友》這首歌時,讓學生在唱“敬個禮,握握手”的同時進行動作演繹,這樣學生就能記住敬禮、握手的動作。游戲性教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能極大地融洽師生關系,逐漸地使學生對老師沒有隔閡而變得更親近,老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加入音樂元素的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便會對音樂產生興趣。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動、好奇、好強,游戲便可以利用其心理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揭示課題,推動課堂的開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小學學生渴望學習知識,但是他們的情緒性和無意性很明顯,即容易憑借興趣接觸事物,易被新穎感興趣的內容吸引,一旦感興趣就興致滿滿地去做,不感興趣就會心不在焉。因此,新鮮刺激的游戲非常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新穎、直觀、形象、活動的刺激物就很容易引起小學階段學生的大腦有關部位的興奮,從而激起興趣。游戲性音樂教學的課堂氛圍會很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十分高漲,因此會取得良好的音樂學習效果。
(四)鍛煉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通常來說,一個小小的游戲需要成員之間的配合與協作,因此,音樂游戲在音樂的背景下還能鍛煉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老師要設計優秀又有趣的音樂游戲,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融入進游戲中,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的角色,再盡可能創設一些需要角色團結協作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合作的力量,從而提高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五)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富有情緒的音樂教學
音樂游戲能夠將枯燥的知識傳授和抽象的音樂符號轉換為富有情緒的音樂教學,不僅符合音樂藝術的特性,又能滿足小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使得課堂氣氛愉快活潑,充分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學生就能進行抽象的音樂概念、原理等知識的學習,脫離枯燥的技能訓練,而從固有思維中解脫出來,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視聽觸覺等與運動、唱歌、表演、舞蹈等游戲結合起來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受到音樂的熏陶,得到充足的音樂教學。
三、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重,因此抓住他們的這個特點,音樂老師可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趣的游戲往往能使學生主動學習,比如,最開始進行音樂基礎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選用七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杯子以水量從多到少排列,再用一根筷子去敲打水杯,水杯發出的聲音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節的高低,將抽象的音節知識轉換為可以觸摸的音樂教學;再例如,把階梯比作音階,讓學生去一階一階爬樓梯,感受音階的高低變化。通過形象的比喻講解音樂知識,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一些貼近生活的小游戲趣味性十足,可以達到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當然,還可以采用多種游戲結合的方式,使游戲的趣味性更濃厚,課堂氣氛也就會更活躍。利用游戲將枯燥抽象的音樂知識轉變為實實在在可以觸摸和聆聽到的游戲內容,學生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參與學習,音樂興趣也會因此大大提高。
(二)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
教師在設計音樂游戲時,要建立在學生實際能力范圍之內的基礎上創設一些有趣的情境,保證學生能夠接受、理解這些游戲。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出貼合現實生活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體會角色的性格特點及內心世界,理解這個音樂游戲囊括的音樂知識。例如,在進行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教學時,根據歌曲內容創設小花貓與小老鼠互動的情境,再挑選自愿扮演小花貓和小老鼠兩個不同角色的學生來進行表演,讓學生邊演邊唱,可進行多組表演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這樣不僅表演的學生進入到了情境中,觀看表演的學生也會在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下被帶動,進入氛圍中去,將表演和歌曲融入在一起之后,就能充分感受到音樂表達的感情和意蘊。這一方法能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興趣也大大增加,學習效率也會得到較大提高。
(三)利用游戲競爭性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小學生具有好強這一心理特征,因此,利用游戲的競爭性可以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深入學習音樂知識。在實際開展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現實情況,比如,在學習《蟲兒飛》這首歌曲時,老師在完整演唱一遍給學生聽,讓學生注意聆聽,數一數歌曲中有幾次唱到了“蟲兒飛”,看誰的答案正確;或是老師先使用多媒體播放《蟲兒飛》的一個片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給這首歌取名字,最后選出一個最貼切的名字。這種帶有一定競爭性的游戲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勝負欲,學生因此會認真參與游戲過程,結合自己的知識發散思維,從而加深對歌曲的印象,加強對音樂的理解。在利用競爭性設計游戲時教師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確保游戲性音樂教學能夠高效地持續開展下去。
(四)通過歌曲主題作用加深學生的理解
許多小學必修的音樂歌曲其實都具有一定的主題意義,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設計符合主題意義的游戲,使學生不僅學會歌曲的演唱,還要去理解歌曲的意蘊,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例如,《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是想告訴學生媽媽是這世界上最親最愛你的人,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后回到家中給媽媽演唱并進行反饋,這樣對著媽媽唱學生就能充分感受歌曲所要傳遞的情感。
四、結語
對于具有好奇心重、好動、好強這些鮮明特征的小學生來說,游戲性音樂教學是能極大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模式,因為它可以充分利用音樂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最終有效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麗君.淺析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25).
[2]張慧.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3).
[3]許小娟.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8(1).
[4]張冬梅.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探究[J].祖國,2018(2).
[5]王冠.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7(32).
作者簡介:盧敬(1982-),女,漢族,山東鄒平,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