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是全球信息化的時代,各種多媒體設備、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推動了美術教育的發展。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以突出的視覺效果傳情達意,將教學內容以簡單生動的形象進行展示,而且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與此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使用,對教師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運用好多媒體并發揮其最大價值,需引起我們的注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美術;應用;教師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80年代,“多媒體教學”開始漸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在80年代初期,教師就開始使用圖片、文字、聲音進行輔助教學。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以圖片、文字、聲音的形式進行輔助教學,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教學形式出現在我們的課堂當中。例如,多媒體互動教學平臺、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等。我們對于多媒體教學的客觀認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有效選擇并且運用現代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現狀
信息化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身邊大大小小的事物中,在教育領域,最明顯的就是教學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美術作為一門藝術人文學科,不僅培養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審美能力,同時還承擔著陶冶學生審美情感、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責任。所以,在美術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面要有豐富的材料展示和獨特的表現方法。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準備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媒體資源的優勢,有效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高度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以及鑒賞能力。當然,除了課堂中使用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外,在學校教育中我們也采用了許多多媒體教學手段,例如:網上課程輔導、網絡課程資源共享、在線考試等,都是利用信息化的共享性與綜合性為教育提供最大限度的優勢和便利。
二、多媒體教學的存在優勢
現今,越來越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良好的美術課程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以及對于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發現與表達。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手段,可以將生活中豐富的資源有效融入美術課堂中,幫助學生學習,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一)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課堂趣味性
導課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個步驟,教師通過結合科目特點、學生實際情況、課程內容等多方面的因素,設計恰當且藝術的導入方式把學生引進一種課堂氛圍,使學生深入情境,運用情景教學對話,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導課的成功與否影響著課堂效果的好壞。好的導課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一步一步引領學生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達成教學目標。失敗的導課則會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倦怠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動作、聲音、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利用一部學生喜愛的動畫短片進行導課,都可以快速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美術教科書(上冊)中第16課《童話里的小屋》,教師在設計導課環節的時候就可以播放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飛屋環游旅行記》的片段來進行課程導入,或者可以欣賞不同國家不同的特色建筑來進行授課,以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二)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提升美術學習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大優點就是它的直觀性,它可以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進行觀察和賞析。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思維活躍,對于周圍事物的認知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對事物進行一個完整的認知,通過大量的圖片、文字、聲音或者通過運用蒙太奇手法對視頻進行剪輯,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在欣賞優秀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學習美術繪畫技法,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三)有利于課程內容的梳理,增強條理性
多媒體的使用,對于教師來說也具有深遠的意義,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輔助備課時一般要經過選擇教學內容、教材分析、教學設計、選擇與收集教學資料、選擇與運用多媒體、集成制作教學資料、教學實踐。教師將整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課件的形式展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知識內容、課程重點,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學生。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根據學生的認知邏輯、思維方式設置課件內容,以直線式或螺旋式的課程結構進行課程的組織安排,這樣不僅以學生為中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同時還增強了課程內容的條理性。
(四)有利于豐富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的美術課程多以單一的講授法進行授課,教學形式單一,授課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低,導致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要求越來越低,對于美術課程的不重視,使美術這門學科成為眾多課程中的“副科”。這不符合我們國家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學生不能全面得到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出現大大改善了美術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多媒體具有強大的綜合性與開放性,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豐富有效的內容,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傳統課程內容與現代信息化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通過創造反思的環境,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實驗實現對普通實驗的擴充,并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通過對多媒體的使用,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提高課堂效率、學習質量。
三、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一)教師需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
信息化時代不僅對教學基礎設備有了一定的要求,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今,教師不僅僅要具備專業的美術知識、健康的心理素質,還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必須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靈活使用多媒體,節約空間和時間,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教師應有專業的課程內容設計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課件制作時要注意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并且要依照課程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和組合。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的課程內容設計能力,不能隨意將書本中課程內容進行簡單的復制和粘貼,或者隨意擺放一些文字和圖片進行展示,這樣不僅達不到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呈現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二年級(下冊)第9課《漂亮的花邊》,教師在設計這節課的課件時,可以先給學生欣賞一些中國民族傳統布藝中的花邊,以欣賞圖片進行導課,其后再以中國傳統的花邊剪紙進行授課,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彩色卡紙以及剪刀制作美麗的花邊,再留出時間讓學生根據課件中展示的制作步驟,自己進行簡單的制作。這樣的課件會使學生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學會本節課的知識內容,也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于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對于小學美術課程實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將多媒體引入課程中,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以多樣的形式進行展示,多角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并且可以通過有趣的互動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創作能力,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的應用還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多媒體的使用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是非常有效的,同時它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跟得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教師自身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婭婭,繆希松.淺談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9):77-78.
[2]方芳.多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N].黔西南日報,2015-11-19(8).
[3]李曉霞.談多媒體技術對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促進意義[J].中國校外育,2017(24):162-163.
[4]龍念男.怎樣用好多媒體[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申志軍.多媒體跟美術課堂教學的整合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4):157.
[6]王金文,楊慧霞,徐敬東.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5(3):266-268.
[7]徐陽.依托多媒體技術提升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質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75-76
[8]楊慧.探究多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7(30):64.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屈穎(1994-),女,陜西西安人,碩士學位,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