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 上官鳴
摘要:近些年,政府采購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關注與重視,中國自然也不例外。我國理應在認清自身責任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國情加強政府采購管理,推動政府采購事業健康發展。然而在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組織架構與政策執行不相適應、運行機制不健全等。因此,樹立正確的理念、構建合理的體系、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有效整合資源,這些舉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政府采購的作用。
關鍵詞:政府采購;政策;探討
一、政府采購相政策概述
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政府采購是一種政策工具,對國家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具有切實可行性。然而,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很多國家都將國貨交易、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等視為政府采購目標,又具有直接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發達國家會利用政府采購相關要求不同程度的設定貿易壁壘。
在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創新與發展中,政府采購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許多發達國家都意識到這一點,紛紛提高對本國技術、創意及創新產品的重視程度,抵制對其他國家技術、創意及創新產品的購買。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國際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各國政府尤其是發達國家政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利用政府采購這一政策工具來進行貿易保護的做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勢下,發達國家為了滿足自身發展需求,世界貿易組織于1979年將政府采購納入貿易投資自由化談判領域,制定了《政府采購協議》(通常稱為“1979年協議”)。隨后多次修改協議,并在1993年烏拉圭會談談判期間形成了新《政府采購協議》,又稱“1994年協議”,也就是現在的協議。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政府采購也不例外,每個國家的國情與需求不同,在政府采購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但為了利益,各國在相關政策功能上高度統一,如綠色采購。對于綠色采購,美國于1976年就提出優先采購可回收產品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落實該政策功能,后又制定了相關法律規定;1991年美國出臺的總統令對綠色采購做出了進一步解釋,并規定了采購清單。其他國家也紛紛針對綠色采購制定了相關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觀念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因此,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首腦峰會針對政府采購提出了新的概念,即可持續政府采購。該概念與國家可持續發展理念相符合,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并逐漸成為相關領域的焦點,尤其是對生產領域、消費領域的作用更為顯著。直至今日,可持續政府采購也是國家政府制定采購政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實踐領域。
政府采購對國家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有目共睹。聯合國有關部門都非常重視政府采購,認為它是推動馬拉喀什進程(即可持續消費和生產十年期計劃框架)必不可少的環節。結合聯合國發展內容來看,政府采購指的是政府采購行為在發揮經濟功能的基礎上發揮政策功能。所謂政策功能,是指政府采購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與作用。首先,公共采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不破壞公共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環保產品生產、發展。為了滿足公共采購要求,各國政府需要制定相關措施來規范環保產品采購標準,要求優先采購環保產品。在具體采購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市場價格、貨物成本、服務成本、產品回收等等;其次,政府采購強調平等公正,既要尊重勞動者人格、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還要給予勞動者傷殘補助金;最后,政府采購注重全面發展,應給予中小企業及落后地區更多的關注與重視。
對于‘綠色政府采購”的廣泛推行與發展,聯合國倡議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在政府采購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國際勞工組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藍色政府采購”的發展。所謂“藍色政府采購”,指的是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利用“國際勞動規范標準”對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提出規定。所以,政府采購既涵蓋綠色采購,也涉及藍色采購。
二、政府采購相關政策的執行建議
(1)樹立正確的理念,提高對政策功能的重視。第一,要對政府采購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政府采購不同于政府購買,政府購買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動政府運轉,是政府采購必不可少的載體。政府采購主要是利用這一載體來促進執政目標與科技創新的實現;第二,對政府采購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與理解。現階段,我國政府采購過于注重采購人的需求,并將其視作主要目標,這就決定了技術指標是政府采購需要主導。雖然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政府采購是必然趨勢,但還是應該以促進政府經濟、社會管控目標實現為目的;第三要對政府角色進行正確定位。政府除了是消費者,更重要的還是調控者,只有充分發揮政府調控者作用,才能將采購人關注的焦點從產品技術指標轉向機構及社會態勢。
(2)構建符合現實需求的政府采購監管體制,滿足政府采購執行要求。通過對政府采購執行過程的總結,可以發現政府采購還存在采購環節不健全的問題,所以構建符合現實需求的政府采購監管體制十分重要。一方面,對監管協調體制進行完善,加強相關部門的合作交流,從而促進監管合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對監管手段進行優化,建立合理科學的預防體制,使有關部門在認識到自身職責的基礎上加大事前監管力度,為政府采購保駕護航。
(3)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充分發揮政策作用。現階段,我國《政府采購法》對政府采購功能做出了調整,即“節支提效”也是政府采購的功能之一。這些功能屬于基本功能,同時它對政策功能也做出了規定,結合法律條文來看,政策功能與節支等功能處于同等地位。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政策功能往往被貼上附加功能的標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采購政策作用的發揮。針對這種情況,應在充分了解與掌握政府采購執行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法律完善,明確強調政策功能的地位與作用;同時應提高競爭意識,政府采購對于傳統政府購買而言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在競爭的影響下可以促進節支目標的實現。
(4)將財政預算和集成化交易平臺相結合,建立公開化、高效化目標。將財政預算和集成化交易平臺相結合,有效整合必要資源,以達到公開化、高效化目標。首先,對財政預決算不夠精細的問題進行優化,并將其透明化。另外,要對政府采購機構進行優化,提高執行能力與服務水平,使政府采購平臺信息職能得以充分發揮;其次,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現代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政府采購同樣可以借助現代技術優勢實行電子化采購,節約不必要的成本;最后,加強中央、省、市的聯系,建立三級統一的交易平臺,但交易平臺的統一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強政府采購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探討政府采購相關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政府采購相關政策的創新與發展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具有長期性與系統性。我國應端正態度,主動結合當前發展現狀制定相應的應對對策,使政府采購相關政策作用得以全面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