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欣
摘 要:通過對近年來我國財政收支情況的深入研究,了解到當前我國中央財政具有較大盈余,但是地方財政面臨較大的收支壓力。具體來講,我國的公共財政稅收收入以間接稅為主,以直接稅為輔;在支出方面,社會保障、教育等民生支出增速回落,普通公共服務支出有明顯增長;政府性基金收支中以土地出讓為主;地方政府支出明顯增速,財政赤字和地方負債壓力較大。基于這一現狀,本文對新形勢下我國財政收支改革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財政收支;現狀;對策
在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部門在惠民生、促發展、調結構及穩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積極作用,而財政收支是政府部門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途徑,也是科學把握各種政策方向的核心要素。筆者結合近年來我國財政收支具體數據,借助整理、分析與計算等方式,了解我國財政收支的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及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國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特點,就如何改革我國財政收支方案,提出了幾點看法。
一、我國財政收支現狀
1.公共財政收支的現狀
(1)收支規模。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僅2016年前三季度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預算規模有明顯增加,并且支出比收入的增速要高,支出比收入高6.6%,這說明在經濟調結構、穩增長的新時期提高了公共預算調節經濟的力度。
(2)收支趨勢。從整體趨勢來看,我國財政收入呈現出同比增速回落趨勢。具體來講,中央財政近年來持續降低,而地方財政自2015年之前呈現回落趨勢,并且回落較大,但是從2016年開始有回升跡象。而財政支出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呈現增長的趨勢,其中,中央政府財政支出的增幅更為顯著,但是2016年三個季度中支出增速較2015年有近10%的回落。而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在增速上也有一定回落,但是回落幅度不大。
(3)稅源。稅收是我國公共財政收入的核心內容,比如2016年前9個月的收入是100880.54億元,在公共財政總收入中占83%;非稅收收入是20519億元,在公共財政總收入中占比僅有17%。我國稅收的主要稅種是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這幾項稅收總額在稅收總量中占比大于60%,其中增值稅的占比大約40%。從這里可以看出,間接稅收在我國稅收中占主要地位,而直接稅收占比較小。
(4)結構動態。2016年前9個月,我國公共財政方面的支出為135956億元。占年初預算份額的75.2%。中央本級的支出是19463億元,而地方公公預算為16493億元。具體來講,一般公共服務、其他服務等在財政支出方面有一定的增長,而農林水利、社會保障及教育方面的收支具有回落的趨勢。
2.政府基金收支現狀
(1)收入變化情況。從總體上來看,政府基金收入有提高趨勢。比如,2016年前9個月全國政府基金收入的增比依次是4.6%、8.32%與16.45%,比上一年度同比分別提高了37.9%、41.52%、41.67%。
(2)支出變化情況。從總體上來看,政府基金支出有增加趨勢。比如,2016年前9個月,全國政府性基金方面的支出依次比2015年同期提高了13.4%、81、36%。
(3)盈余基本情況。2014―2016年前9個月,我國政府性基金的盈余依次增加了3.2%、88.5%及148.3%;中央政府基金的盈余同比增長依次為9.6%、26.9%及32.1%;地方政府基金2014年盈余為4781億元;2016年前9個月地方政府基金赤字為167億元。由此可見,地方政府基金從盈余轉向赤字,并且赤字額度有擴大的趨勢。
二、我國財政收支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調查中所獲得的各種數據的整合、分析及計算,我們可以發現,當前我國財政收支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財政收支科學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提高,具體分析如下。
(1)地方財政支出壓力較大。當前中央財政支出與往年相比增速有所減緩,而地方財政支出與往年相比有明顯增加,這無疑增加了地方財政工作的壓力。
(2)稅收體系中直接稅收占比過低。當前,增值稅與往年相比有明顯增加,特別是營改增后增長顯著。另一方面,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推進,稅收中的增值稅的占比會不斷增加,這就使得企業所得稅變成了直接稅。近年來,我國稅收規模雖然呈現出連年擴大的態勢,然而增長空間卻有限。
(3)財政支出的基本結構不合理。近年來,雖然一般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與往年相比有一定增加,并且支出規模也有所擴大,但是社會保障、農林及教育等支出的增速卻有一定回落,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財政惠民作用的充分發揮。
(4)地方財政赤字有加劇趨勢。當前,我國中央財政尚且有一定的盈余,雖然近年來盈余額度有一定減少。而我國很多地方財政的赤字情況,卻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5)地方政府過于依賴“土地財政”。當前,通過出讓土地獲得收入是很多地方政府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并且很多地方的這一占比還在連年增長,這表明我國地方政府十分依賴“土地財政”。
(6)中央政府財政有較大盈余。當前,從政府基金的情況來看,中央政府基金在支出方面的增速有明顯的回落趨勢,而很多地方政府的基金支出卻有加快增長的態勢。另一方面,我國中央政府基金有較大的盈余,并且盈余額度逐漸增加,而地方政府基金大多存在赤字。
三、新形勢下完善財政收支的對策建議
1.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體制
要想充分發揮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的積極作用,并幫助中小企業有效減負,我國應積極推動結構性減稅的稅收政策,健全完善稅收體制。一方面,在全面實施營改增的基礎上,還應將增值稅的征管盡可能簡化,并且應不斷拓展企業優惠稅收政策的范圍。另一方面,還應加大直接稅的征管,不斷提升直接稅的占比,加大對居民個人財產及所得稅的征稅力度,構建出間接稅與直接稅大體相當的新稅收體系。
2.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方財政的力度
當前我國中央財政在支出方面增速較為緩慢,而地方政府財政在支出方面增速明顯加大,需要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政府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優化財政資金配置,從而最大限度減輕地方政府所面臨的財政支出壓力,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3.加大對重點領域及項目的支持力度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結合具體的財政收支情況及實際需求,適當加大財政資金扶持民生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力度,特別是在未來發展中應不斷提高對農林、社會保障及教育等方面的財政扶持力度,不斷提高民生保障的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才能使稅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總之,財政收支情況會對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正常運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新形勢下,應通過全面、科學的調查,深入了解我國中央及地方財政收支情況,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只有這樣,才能為財政體制改革提供決策依據,才能充分發揮財政的經濟調節、民生保障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紅霞,劉天琦.中期財政規劃改革的難點與路徑探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6(06).
2.李克橋,楊竹晴,劉宇薇.“并縣擴區”對保定市主城區財政收支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15(63).
3.李春風,王永德.黑龍江省財政收支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5(11).
4.廉超,裴金平.廣西經濟發展中財政收支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企業導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