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濤
摘 要:單位主體運行過程中工會扮演著重要角色。財務理論研究工作的質量與工會財務管理、發展狀態具有緊密聯系,是衡量工會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為維持工會健康、持續發展,單位主體要加強對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重視,提出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有利于工會組織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F提出關于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工會;財務理論;實踐;預算
工會財務即為各級工會組織與所屬企業、事業單位,在維持自身生存、發展、履行工會社會職能的進程中,出現的資金籌集、資金管理等活動體現出的經濟關系,通常包括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兩部分。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研究、提供理論與政策上的支持迫在眉睫。本文將結合工會社會職能、工作實際提出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措施。報告如下。
一、提升對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重視
工會是連接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重要橋梁,是兩者溝通與交流的重要載體,工會經費是各項工作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若工會財務水平不能順應時代發展而不斷提高,將失去保障能力,不能保證工人合法權益,導致企業失去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提升對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重視,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保證工會經費使用制度的完善。
二、把握好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方向
在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研究中要意識到工會財務的市場化與全球化趨勢。無論是行政單位、事業單位、民營企業、非營利性組織,都與市場有著緊密的關系。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的研究、提升內部財務控制水平是多種主體的共同要求。當前我國市場化改革步伐不斷加快,財務會計理論研究中的行為將顯著影響工會等非營利性組織的運營。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會計準則在國際上逐漸趨同,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參與度也逐漸提升,國外財務標準對工會財務造成的影響也將逐漸擴大;提升大局意識。在工會財務理論研究中不能局限于財務本身,要立足全局,從整體的觀點去看待工會財務工作,才能實現研究途徑的拓寬,提升財務理論研究成果。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工會的財務理論研究不僅要從理論方面著手,還要切實圍繞財務改革與發展實際工作,并與地區、單位工作實際緊密聯系,從新穎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在分析問題時不僅需要總結傳統工會財務工作,還要探討當前新形勢下做好財務理論研究工作的具體途徑,將提出、分析、解決問題作為基本思路,實現觀點、分析、建立三位一體,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避免出現紙上談兵等問題。另外,在結合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要系統總結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措施,引進先進的工作經驗,結合工會工作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完善與改革。最后使用書面理論概括,形成正規的研究成果,發揮對以后財務工作的指導作用。
四、提升預決算的科學性
財務預算可清晰反映出經費的來源與支出,并從細節上科學規劃經費。通過對預決算工作進行總結,分析收支情況,實現經費利用率最大化。有效的預決算工作不僅承擔著預防赤字、平衡收支的工作,還會基于企業財力情況、發展規劃保障工會獨立生存的能力。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原則的落實。在工會預算管理中,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例如《工會法》中有關規范準則將五項來源和支出全部納入,提升預算內容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凸顯出工會經費的社會職能,協調勞動關系、維持員工合法權益;保證經費使用方式與新時期工作要求相適應,加大職業權益維護、就業指導與培訓、勞動爭議調解等投入力度。執行預決算審核制度。在預決算工作中,保證工會委員會參與其中,經過集體討論,集思廣益,制訂出符合企業發展實際并能滿足工作正常運行的制度,最后交由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核。在執行預算制度時,從控制著手,積極參與到工會活動籌劃中,糾正資金使用不規范行為,發揮財務引導功能。另外,加強與各部門溝通,了解各部門資金使用情況。
五、實行資產管理與民主管理
資產管理。工會財務管理人員要嚴格遵照工會資產管理和有關制度實行資產的管理,依法核算工會流動、固定資產,將資產狀況真實、清楚地反映出來,為隨時解決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逐漸加快的背景下,為適應時代發展,要不斷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做好資產管理、維護工作,及時調整、更新,避免固定資產發生不必要的損耗;民主管理。工會財務管理中要主動邀請群眾監督,將工會財務賬目定期公布,保證收支活動的公開化、透明化。對群眾普遍關注的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特別說明,最大限度消除群眾疑慮,增強其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信任感。
六、增強創新意識
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為實踐工作提供系統、科學的指導,推動工作向正確方向發展。在會計制度改革與工會財務改革的逐步深化下,需要更先進、更豐富的理論,呼喚更新穎、更精華的財務理論產品。增強創新理念,解放思想,摒棄故步自封的思想觀念,拓寬思路,將研究重點放在重點與難點問題上,為工會財務理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七、持續學習
為保證工會財務研究發展方向能夠適應新時代的形勢與問題,工會需要定期舉行關于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更新知識儲備,不僅能夠提升工會財務管理水平,還能促進工作效率的改善;作為財務人員要充分利用學習先進知識與財務理論的機會,彌補自身專業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完善工會財務研究工作流程,保證科學、規范與有效,與工會的全面發展相適應。
八、以群眾為本
工會的宗旨為向廣大職工群眾提供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所以,工會在進行財務理論研究時要秉持該根本目的,保證經費為群眾服務。首先,相關管理人員要進行正確、合法的收益投資,增加工會收入、提升經濟實力;其次,增加資金在職工群眾工作方面的支出,以職工為本,幫助職工解決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例如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員工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最后,積極聽取群眾心聲,糾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避免與群眾脫節。
本文從提升對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重視、把握形勢與認清方向、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升預決算的科學性、實行資產管理與民主管理、增強創新意識、持續學習、以群眾為本等方面提出關于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思考。在實際的工會財務理論研究工作中,財務管理人員要認清時代與工作發展趨勢,跟隨國家與黨的領導,不斷完善、創新財務工作制度,保證工會工作順利運行。
參考文獻
1.劉東生.加強工會財務理論研究的思考.財務與會計,2017(5).
2.趙西卜.中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基于會計論文與本學科國家級基金項目的思考.會計之友,2016(5).
3.郭復初.論財務理論研究觀念與方法――兼論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財務研究,2016(6).
4.南永生.加強縣級工會財務工作的幾點思考.中國工會財會,2015(3).
5.陳群,曹為成.關于加強高校工會財務內控機制建設的研究.財經界:學術版,2016(23).
6.李友芳,楊海燕.關于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以海安縣國土系統、交通運輸系統工會財務工作為例.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1(9).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