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娟
摘 要:預算評審是高校提高預算編制質量、改進預算管理的重要手段,將預算評審嵌入預算管理流程中,可以提高預算編制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準確性,促進預算管理效果提升,實現教育資金的合理配置,對于高校實現發展目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預算評審;財事結合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高校規模不斷擴大、教育經費逐年增長,尤其是在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學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新形勢帶來了新問題和新任務,如何優化資源配置、降低財務風險、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就顯得尤為重要。預算管理作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強預算管理,提升高校管財理財水平,實現教育資金的效益最大化,對于高校實現發展目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預算評審是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優化預算資源配置、落實新預算法的重要手段,預算評審對預算編制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將預算評審嵌入高校預算管理工作,將有效解決當前高校預算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
一、高校預算評審的概念與實施的必要性
預算評審是高校為了完善預算管理,有效實施預算法,對高校預算的編制、執行過程和結果評價所進行的監督活動,是對辦學資金的支出預算進行評估與審核的行為。
1.貫徹財事結合理念,提高預算與高校發展戰略的契合度
目前,高校在編制預算時,存在預算與總體發展戰略規劃脫節的現象,有些預算僅以具體項目為基礎,自下至上的簡單數字歸集,忽視項目的必要性和實際可行性以及與學校整體發展規劃之間的聯動性,無法為學校整體規劃的科學分解和有效落實提供有力的支撐。因此,通過加強預算評審,切實將預算編制與學校發展規劃緊密結合,做到財事結合,有效發揮職能部門預算編制的作用,提高預算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準確性,加強預算與高校發展戰略的契合。
2.推進項目儲備常態化,形成預算項目與項目庫互動
目前多數高校都建立了項目庫,但普遍存在項目庫建設滯后、管理落后、儲備不夠等問題。一些學校未考慮跨年項目需連續幾年持續支出,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資金斷裂;項目儲備不夠,未建立項目庫預算調整、補充和退出機制,項目實施條件發生變化時,缺乏成熟的備選項目,導致出現“錢等項目”現象。將預算評審嵌入預算管理流程中,在項目入庫前對項目的目標相關性、政策相符性、經濟合理性等進行可行性論證分析。再根據年度計劃在項目庫中選擇當年安排的項目,逐步強化項目的執行與管理,建立完善和規范的項目庫管理體系,實現預算項目與項目庫互動,實現項目庫的科學管理。
3.強化預算評審前置,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預算編制隨意性大、執行與預算脫節、監管不嚴等現象。項目的可行性論證敷衍,實施過程考慮不周全,支出未按照會計科目科學劃分,預算、核算和決算不能有效銜接,導致預算執行中預算松弛、超預算以及“錢花不出去”等問題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按照先預算評審再安排預算的原則,根據預算管理辦法和高校發展規劃,對項目的科學性、相關性、可行性和績效目標進行評審,在預算編制階段進行把關,確保預算的“指揮棒”作用得以發揮,促進預算執行的順利實施,從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二、高校推進預算評審的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逐步構建預算評審制度體系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預算評審的政策。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充分發揮預算評審中心職能作用切實加強預算管理的通知》、新《預算法》以及《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等,都對預算評審實質嵌入預算管理流程、預算評審機制建立和完善、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等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但目前大多數高校并未設立獨立的預算評審機構,預算評審的相關制度尚不完善。高校應設立專門的預算評審機構,不斷完善預算制度建設,將預算評審嵌入預算管理制度化,這將有利于開展預算評審工作,提高預算的剛性和預算評審工作的嚴肅性。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預算評審范圍,優化評審流程,建立健全評審結論運用機制,進一步理順預算評審中的相關主體的職責分工和協調機制,提高預算評審的效率和質量。
2.加快預算評審標準體系建設,構建高質量的評審系統
高校預算評審機構應貫徹落實“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審原則,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歸納相結合的方法,制定層次分明、標準明確、內容全面、標準科學的評審標準體系。根據高校發展的目標,結合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職責,針對教學、科研、人事、行政、后勤等支出項目分別設置評價指標。在保持評審標準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結合學校發展變化實施動態優化。
此外,還要充分借力現代科技力量,加強數據庫信息的分析與歸集,逐步建立信息真實、準確、完備的動態的預算評審系統。推進評審制度法規、定額標準、基礎信息數據、專家評審意見、評審結果、執行進度、績效考核結果等內容的評審信息系統建設,促進預算評審工作的科學、效率和標準化。
3.實現預算評審常態化和項目庫動態化
推動項目庫建設,促進項目庫和高校三年滾動規劃的有機結合,逐步實現預算評審常態化,實行“隨時申報,隨時評審,隨時入庫”的原則,結合高校中長期發展目標、重點發展方向和項目、年度計劃等打造滾動的中長期動態項目庫。加強建立和完善項目庫的動態化管理,實現對項目的科學分析,借助先進的手段來挖掘高校財務管理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預算與項目庫形成互動,更好地滿足預算管理的要求。
4.創新評審方式,構建預算評審智庫機制
高校預算應實行自主評審、專家評審和集體評議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評審方式,根據項目類型、資金規模、歸口管理部門等特征,結合預算評審流程,創新評審方式,不斷完善評審方案制定、評審過程、評審結果評價和反饋等機制,推進評審專家庫和中介機構庫等智庫的建設。按照“開放、流動、擇優”的原則,充分發揮學校職能部門的作用,積極匯集校內外專家,加強“專家庫”建設,切實發揮好專家“智囊”作用,逐步建立科學分類、動態管理、資源共享的智庫機制。
5.強化項目資金跟蹤管理,有效進行預算績效評價
預算評審需全程參與預算執行,對執行過程進行動態跟蹤和監控,確保項目資金的執行進度和質量。高校預算評審機構應結合自身優勢,配合財務部門設立科學的績效評價指標,從經濟性、效益性和時效性等多個維度,對項目資金投入、執行過程、實施結果等進行評價??冃гu價結果實行獎懲機制,與下年度預算指標掛鉤,逐步形成一套包含預算編制和執行,事前評審、過程監督和事后評價的預算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章磊.高校預算項目庫建設內容及建設方式研究.經貿實踐,2017(22).
2.高爽.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經濟師,2017(05).
3.王曉文.略論預算評審.財經界(學術版),2017(05).
4.程立萍.財政預算評審若干問題的思考.財政監督,2017(02).
5.鄭少春,吳香書.高校預算項目庫建設的內容.現代商業,2016(34).
6.駱小寧.新常態下如何完善預算管理中預算評審的作用.中外企業家,2016(24).
7.胡亞文,荊克迪,劉婷.建立健全預算評審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基于高??蒲薪涃M的視角.財政監督,2015(28).(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