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貞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匯報展示課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常見的一種課型,它是活動最后階段,是學科中教學的難點,是檢驗活動“成果”,推動學生情感升華,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關鍵。本文主要針對綜合實踐活動匯報展示課中常見問題、困惑與相應的指導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匯報展示課 常見的問題 指導策略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集中地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它是新課程中的亮點,而作為綜合實踐活動匯報展示課,更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中教學的難點。
匯報展示課是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活動主題而開展的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并進行活動評價的活動課型。它的主要任務是展示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收獲或體會,是學習活動的深化和提升。然而,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匯報展示課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與困惑,下面談談綜合實踐活動匯報展示課常見的問題與指導策略。
一、展示課中的常見錯誤與困惑
1.過分注重展示形式,背離了活動價值
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展示,為展示而展示,是最為常見的現象。以展示為目的,它破壞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整性,阻礙了綜合實踐活動內在價值的實現。詩、歌、舞、小品、朗誦等一幕接著一幕,這種眼花繚亂成果展示很大程度背離了活動的主題、意義和內在價值。
2.過分注重展示活動成果,缺乏過程與方法體現及感悟與交流
在成果展示時,有的學生認為把活動過程中的文字記錄以及圖片、實物等擺放出來就是成果展示,沒有對活動過程中的具體活動操作、方法運用、親身體驗等進行解釋、說明、總結。有的學生在成果展示時把看得見的成果呈現出來后,只用一兩句話總結活動體驗,如“這次活動的能力提高了”等,僅僅停留于比較淺顯的情感體驗,沒有進行交流、討論,發現問題、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3.教師只是旁觀者,缺乏及時適當的指導
教師交給學生進行分組匯報展示,這時教師就充當活動的旁觀者,教師沒及時指導、點撥,學生更沒有情感的升華,深度的反思。
如何改變存在的問題?讓綜合實踐活動體現它應有的價值呢?
三、匯報展示課的指導策略
1.引導學生做好匯報展示前的準備工作
在匯報展示前,學生要對自己在探究中的調查、采訪記錄、網絡資料、設計、制作等信息進行總結、梳理。為了提高匯報展示課的質量,教師要結合各小組的特點,幫助學生整理研究成果,做到“點到為止”:
老師應先了解學生完成活動過程的各種情況,了解哪些預期目標得到實現,學生又生成了哪些問題,結果怎樣等,更要幫助各小組把經過實踐、體驗所取得的收獲進行整理、分析、加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引導學生掌握整理資料的方法技能,并在對資料整理的過程中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并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恰當的成果展示形式
展示形式的選擇是根據內容的實際情況進行的
第一,成果展示形式要動靜、內外結合。成果展示的形式應根據研究成果的不同類型采用動靜結合的形式,小論文、調查報告、模型等,可以通過櫥窗、墻壁、板報進行靜態展示,也可以利用成果答辯、專題演講、演示操作等形式進行動態展示。如:“孝老愛親在行動”這一主題時,有的小組充分發揮手抄報作用,如把歷史上有關感恩的小故事張貼出來,把親情卡片放在櫥窗里展示出來,舉辦宣傳畫報、體驗日記等形式展示活動資料;有的小組辦攝影展,他們把開展角色扮演的實踐活動照片拍了下來進行展示匯報。展示的方式也可動靜結合,例如:在讓同伴欣賞他的讀報上內容時,可以談談收集的經過、收獲。
第二,成果展示的形式與實際條件相符。成果展示會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選擇展示形式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
第三,依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個性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勵為目的,要依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個性化的展示形式。通過展示盡可能讓學生體驗成功,每個學生各有所長,展示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例如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盡可能讓其多說,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讓其多做……
3.引導學生關注過程,兼顧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告訴我們:關注過程,不是關注活動的形式,不是追求活動形式的開放性,而是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生成和經驗重組,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感受、收獲,即關注過程對學生的發展價值;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不要結果的課程,區別于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不僅僅兼顧有形的結果,還要突出無形的結果。
匯報展示的是學生對問題的通過主題的探究,產生新的認識與理解,展示的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而這些又是怎么來的呢?那就要求我們更加關注活動的過程,關注親身參與探究獲得的感悟和體驗,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他們又是如何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的;在實踐中是怎樣與他人溝通、合作的……展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生成和經驗重組,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感受和收獲。只有這樣,才能關注過程,兼顧結果。
4.引導學生升華情感體驗,形成自我反思意識
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承擔的任務不同、具體運用的方法過程不同,體驗與感受也不相同,因此成果展示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獨特體驗、收獲來選擇,充分展示個體對活動的感受的真實體驗,自然流露活動過程中的真情實感。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反思意識。因此,在展示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深層次的反思,發現新的問題,生成新的活動主題,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在開展《走進樹的世界》匯報活動時,學生匯報樹與空氣的關系后,老師組織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活動中適時引導同學們要正確對樹木,保護好環境時,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主題《空氣與生命》!可見,學習過程中,往往孕育著新的問題。活動中教師適時的指導、點撥,這樣,學生的研究才會不斷地深入,體驗才會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郭元祥、肖成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指南》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田慧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策略》 教育科學出版社
[3]郭元祥、沈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指導用書》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