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摘 要】小組學習是在同一問題的鉆研中,以兩兩或者多人合作的形式,集思廣益的進行探究,獲得多重的解決途徑,得到更加精確的結果,小學數學的問題較多,在計算與思考中,小學生的基礎薄弱,知識掌握上不夠全面,教師可通過合作的形式,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完成小學數學的問題分析,化解數學中的重點難點,實現小組的共同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學 習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呆板的字符與陳列的公式,若不能加以靈活運用,將會造成學習的無用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應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明確角色的轉變,潛移默化推動學生走上主動探究的舞臺,小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心中的困惑未能及時抒發,通過小組合作可及時消化知識,在課堂上互相配合分工,碰撞智慧的火花,獲得心靈的啟迪。
一、找尋恰當的實際展開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可在短時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填補學生的認知空缺,激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其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但在合作的開展中,教師應選取恰當的實際,并非直截了當的合作模式就能夠發揮出合作的優勢,教師應首當其沖的明確教材內容,吃透教材從而提煉出教材中的啟發性元素,在課堂上由淺入深的展開小組探究。例如:在計算問題中,教師拋出的疑問在學生中間出現了分歧,學生各執一詞,此時就可以小組展開小型的辯論,讓同樣想法的學生為一組,例如:在復習數的整除這一單元的概念時,同學們敘述和整除相關聯的概念,然后老師把十幾個概念,雜亂無章地貼到黑板上。學生會說概念多雜亂無序,教師適時提出問題,那能把相互間有聯系的知識用線連起來組成一幅知識結構圖嗎?請試一試?今天我們要評出三個設計獎項:一是敏捷獎,速度要最快思路要清晰;第二個是設計優勝獎,設計要合理,有層次性;第三個獎項是最佳創意獎,一定要新穎喲!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的力量顯然不行,馬上會爭分奪秒的進入小組學習并合理進行分工。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制成網絡圖,在全班進行展示,達到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二、集合各自的不同意見
教師要及時將爭論的疑點轉移到小組中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同時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小組成員,把觀點相同的集中在一起,最好通過辯論得出結論。比如在教學《方程的意義》時,為了讓學生透徹地理解方程的意義,通過天平的平衡讓學生對方程有更深的了解,此時特地設計了一道題讓學生判斷是否是方程:“ ( )+ 1.5=3.8 ”。題目一出學生就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可很快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并且誰也不讓誰。這時教師把這問題交給小組來解決,正反方各自組織在一起,討論也十分的激烈,都紛紛各抒己見,希望通過群策群力獲得勝利。反方代表說方程應該是含有未知數并且是等式,比如像x-1.5=3.8,既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才是方程,而“( ) + 1.5 =3.8”不含有未知數,所以不是。正方代表也發表意見:未知數一定要用字母來表示嗎?( )里面的數知道沒有?既然不知道算不算未知數呢?方程的條件是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那“( ) + 1.5 =3.8”符不符合方程的條件呢?最后大家都同意這個觀點,也真正理解了方程的意義。
三、科學運用評價機制
新課標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熱情是否高漲,了解學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廣度,合作學習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比如說: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小組活動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引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合作不夠友好,發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其他組的同學,還有的學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這時教師就應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你可以這樣說,我與你的觀點不同,我是這樣想的……或者說我幫你補充一下……”為了培養學生友好合作的精神,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如:在用小棒擺圖形時,把給每個人的小棒合在一起,每組準備一份小棒,操作時教師注意觀察每個人的表現,會發現有的小組的學生在爭搶,這些小組在活動時不僅秩序亂而且任務完成得也慢,但是也有幾個組表現得很好,任務完成得很快,這時教師就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讓學生進行討論,讓表現好的小組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做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質。
四、創設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性格活潑情緒激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難以有爭執和摩擦,良好合作學習方法一定要保證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充分享受這樣的學習狀態,在相互促進的學習競爭中完成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小組合作的意識,并指導小組間合作學習方法,合理的分配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融洽討論,在這樣的小組合作中,讓學生共同進步。例如,教師在講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就可以針對這三個公式提出三個不同的問題,并合理分配小組學習任務,明確小組學習目標,將具體問題落實到學生個體,這樣在小組學習結束后,讓各組成員相互交流,內部檢查,教師再進行總結教學,分析合作中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并耐心指導,在健康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學計劃。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訓練,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樸. 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技巧[J].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96-97.
[2]張光榮.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5):110-111.
[3]陳育梅. 分年段巧安排設問題有層次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研[J]. 新教師,2017(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