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杰莉
【摘 要】初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主要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著個體差異,再加上教學難容難度逐漸加大,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上拉開了差距,也就形成了數學學困生。教師要正視這種現象,對學困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指導,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同時多注重賞識評價的應用,激發學困生的學習信心,逐漸提升數學學習水平。本文主要針對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困生 成因 轉化對策
學困生就是那些在智力、知識、態度、方法等方面與常規相比存在缺陷,學習水平達不到教學目標,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補償和矯正的學生。學生困生現象在城市中學和農村中學都會存在,這種現象導致整體教學質量下降,需要引起特別的的關注。對于初中數學學困生,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深入分析成因,并研究如何對這些學生進行有效的轉化,讓所有學生都能共同進步。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些學生之所以成為初中數學學困生,這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要教師及家庭的影響,所以在對這些學困生進行轉化的過程中,應該深入分析這些各方面的成因,下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1.缺乏學習興趣
學生淪為學困生,不喜歡學習是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如果缺乏了學習興趣,也就不會主動學習知識,后果也必然是學習成就下滑,進一步打擊了學習熱情。如果此時再想去學習,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就很難再弄懂,從而出現學習的自卑心理,最后極有可能放棄學習。
2.學習方法存在問題
良好的學習方法有助于高效率的學習,但學困生往往都是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打擾,導致即使努力學習也不見效果。還有很多學生不能從自身實際出發,照搬他人的學習方法,并且也缺乏堅持付出的態度,最后成績得不到提高,自信心也逐漸喪失。
3.基礎知識較差
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往的基礎知識對現在及以后的學習有著鋪墊作用,但是學生生的基礎知識儲備較差,達不到實際學習需求,隨著知識的深入和邏輯性要求的提高,他們就無法跟上教學進度。
4.教師方面的問題
當前很多學校都片面追求升學率,更加關注所謂“尖子班”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全校學生整體的成績不太關注。很多教師也往往把注重到時間和精力用在挖掘優秀學生的潛能上,既不注重幫扶其他學生,甚至存在著不公平的態度,直接對學困生放棄管教,放任自流。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也很落后,不注重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教學,很多認知能力不強的學生都難以真正理解知識,學習興趣不高,這就很有可能形成學困生。
5.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很多學生家長把孩子的教育都交給了學校,自己疏于關心和管理,或者對孩子無原則的溺愛,孩子成績差就把責任歸咎于學校和教師。再就是對于一些農村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忙于生計,對孩子的學習思想情況了解甚少,絕大多數學生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管教,在學習上無法給孩子更多的幫助,這些學生缺乏足夠的親情關愛,甚至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果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指導,很容易成為學習上的學困生。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1.加強關心和輔導,讓學生會學習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應該注重分析和了解學生,多與學生進行相互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往往更加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愛。初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心理和學習方法上進行重點指導,引導他們更好的學習知識和技能,并實現思維能力的鍛煉和提升。比如通過與某位學生的談話溝通發現,他是個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每年一般只是過年回來幾天,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放學回家還要幫忙做家務,在學校中常常被同學恥笑缺少父母的教養。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要注重心理疏導,一方面要聯系學生家長多與孩子溝通,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學生要以積極的心態正視生活,學會在困境中成長進步。另外,針對他們的知識斷層處,應該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或者鼓勵其他優秀學生進行幫扶,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帶動所有學生共同取得學習進步。
2.因材施教,合理制定學習目標
學困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存在很大難度,所以為了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對待這一特殊群體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應該堅持因材施思想,從他們自身實際出發,開展分層教學,為他們制定“跳一跳,夠得著”的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滬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對于學困生應該要求他們熟練掌握最基本的直接開平方法,能夠根據平方根的意義解答x2=n的方程,比如解方程3x2-48=0。在解答的過程中,應該先把方程化為左邊是含未知數的完全平方公式,右邊是非負數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平方根的定義來求解,重點注意在開方后,等式右邊取正負兩種情況。學生達到了這個學習目標,就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贊揚,并且引導他們繼續深入學習,向著更加深層次的目標邁進。
3.循序漸進,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學困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一般較差,所以教師應該指導他們從初一階段就要注重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循序漸進地實現發展進步。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應該實施誘導、自學、討論、反饋、激勵這樣的循環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概率初步”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哪些是必然事件、可能事件、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比如“從一副沒有大小王的撲克牌中隨機地抽取1張,抽出黑桃牌是可能事件。”“我現在把筆向上扔,其結果是必然下落。“我手上的量角器角度不可能是181°”需要注意給予學困生思考和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在糾正和完善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4.實施賞識評價,多鼓勵學困生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落后,往往會受到學校中教師和同學的批評和歧視,而且在家庭中也會受到嚴責,這些都會讓他們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很多的就會因此而自暴自棄,在學習上從此一蹶不振,在生活上也可能逐漸墮落。“賞識引導成功,抱怨導致失敗。”教師應該挖掘他們的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優點,多引導長處,當他們在真摯的表揚下,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時,就會重燃自信心,激發出奮進的動力。并且教師對學生進行贊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會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5.家校合力,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與其他學生相比,學困生往往更多地會受到社會上負面環境的影響,但我們不能將其隔離到一個封閉的空間中,應該提升他們的分辨能力,讓他們自己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應該抵制的,趨利避害,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進步。學校應該注重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同時,家庭也不能運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多關注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了解他們內心的需求,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引導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如此,家校合力,可以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總之,在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學困生,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初中數學教師要公平看待學困生,付出更多的關心、耐心和信心,多輔導,多贊美,多教育,一定會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參考文獻
[1]孫文紅 . 淺談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J].學校教育研究,2015(10):96.
[2]高元明 .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7(02):55-56.
[3]羅偉良 . 初中數學課堂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04):88.
[4]張永清 . 論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轉化和習慣的培養[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11):120.
[5]蔡永峰 .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6(06):71-72.
“在文化中選擇”的內容是與現實生活和學生的社會實踐密切相關的。大眾傳媒和現代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使文化生活色彩斑斕。學生們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文化生活中。在各種文化生活中,一些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蔓延在其中。由于中學生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辨別各種性質文化的能力也不成熟。所以要想提高學生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能力,增強學生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就必須學會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