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東
如何合理基于現有的場地資源,上好每一堂體育課,是學校和體育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期研討話題旨在解決體育課場地不夠用以及如何解決由于場地小而引起的類似問題。通過來自全國一線教師的建言獻策,筆者總結出以下幾個重點而突出的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小場地,做更大的文章,讓體育課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們能夠通過教師的“創新活動方式”,在有限的場地上充分地“動起來”,希望能夠為受到此困擾的學校和任課教師予以幫助。
一、合理安排,學練高效
小場地給教師帶來的困擾大多數是因為班級多,相互干擾,課堂效果不高等情況。想要解決這些困擾,需要學校與教師上下通力合作,合理安排,讓課堂變得更精彩。
1.合理安排上課場地,給予課堂空間支持。每所學校所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但總體原則都離不開學期初體育課程設置問題,這就需要體育教研組與課程教學處(或教導處)協調解決,怎樣安排體育課才會更加合理,使其既能解決場地小的問題,又能保證學生的運動空間,這需要體育教師制訂出合理的方案,并爭取課程教學處配合完成。如,根據本校場地情況,體育教研組教師集體制訂出每周每班幾節課的安排,每節最多幾個班級上課,什么項目搭配最合理,以及大課間哪個班級在哪個區域活動和活動內容是什么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能夠安排好,就是給了體育課更好的空間支持。
2.場景安排靈活多樣,條理清楚。現如今的體育課,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對運動密度的要求較高,也讓小場地帶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因此,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前要對每節體育課精心設計,多安排場景并使其靈活多樣,讓學生想玩、要玩、愛玩,使體育課變得快樂、有趣。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場地設計多種情景,并能夠圍繞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展開教學。如,本期研討中來自江蘇夏靜的案例:學校由于體育課的場地較小,設計了各種素質練習的融入,如,啞鈴、繩梯等形式,這樣,不但解決了小場地的問題,同時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規則意識,值得學習和借鑒。
二、形式多樣,分組精細
解決了場地合理分配的問題后,需要設置怎樣的練習形式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練需求?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通過運用多種形式的有效教學完成既定的目標,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這里面需要注意2點:
1.形式多樣,分組輪換。每個項目或每個內容的教學不是單一的,是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出現在課堂中,只是體育教師如何去創設情境為己所用的問題。如,田徑中跑的教學內容,就可以有多種的創編,如,跑標線、圖形、規定區域等,這都是教師根據場地創設的可行性情境。在規定的“小場地”內,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要多設計幾種練習形式,并將“小場地”進行合理再分配,再將相關的練習形式融合進去,讓學生能夠在既定的條件下動起來。
2.分組明確,提升技術。根據學生的能力分成實力均等的組,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并有助于學生相互學習和幫助。如,在規定的1塊籃球場地上進行運球、傳球、投籃練習,就可以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1組進行運球練習,1組進行傳球練習,2個小組分別在2個籃下進行投籃練習等。
三、落實管理,安全先行
因為場地小,人數多,很容易造成各種不可預測的意外事故發生,所以,這就對教師在布置場地和項目分配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定要確保以下幾點,才可以盡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教學傷害事故發生:
1.場地器材管理要到位。上課前要檢查場地和器材,確保安全,無隱患后方可使用。課中分組輪換時要安排好小組長(負責人)協助體育教師,一旦發現問題要冷靜處理。
2.小組成員要相互協作。每個小組的成員,在練習和學習的基礎上,除注意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外,如果發現其他問題要及時提醒,如,旁邊突然飛來的球、不小心沖過來的人、器材使用中的損壞等。
3.關注細節,力求完美。教師在備課時,對于體育課堂上容易出現的安全問題要制訂有效的防范與應對預案,如,器材的損壞要及時更換和處理;提醒學生在跑動中拉開一定的距離,有序進行跑跳;提高分組輪換的合理性,保證組與組之間進行統一輪換;教師講解安排學練任務要清晰,關注每個細節,確保每一名學生能聽得懂并且能夠按照要求進行學練。
四、互助提高,多方吸取
“小場地”的問題如何解決,應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每所學校都有其特殊情況,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多交流學習、總結,分享好的方案,為其他學校和教師提供借鑒。同時,也可以聽取有經驗教師的意見,將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在自身課堂上進行借鑒和運用。